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声音艺术博物馆必须面向大众——秦思源专访(3)

2023-07-13 作者:艺术中国 围观 : 989 次 评论

秦思源现场录音

艺术中国:档案平台主要收集哪些声音?

秦思源: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音乐研究者、语言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有可能为自己的研究保存很特殊的声音文档。而这些文档没有商业价值,可是在我们这里可以形成研究价值。所以按道理来讲,什么声音都可以在我们档案系统保有价值。

艺术中国:您能分享下印象中比较深的录音采集经历吗?

秦思源: 我们上次去西藏理塘,希望能够录到天葬的声音。不过,必须有人去世才有天葬,我也不能希望或者期待有人去世,所以我尽量不想这个问题。我的几位当地朋友都在各个医院、派出所和天葬师打招呼,一旦有人走就会通知我们。当时,直到行程最后一天,负责天葬的师傅突然打电话说他已经到达天葬场。我们一行随即赶往现场,全程录制。这些(声音)当然不能拿去使用,但你可以保留下来,放在我们的档案馆里,作为重要资料,去聆听它。

秦思源

秦思源是声音艺术博物馆的联合创始人。秦思源于1997年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中国语言与文明专业。1998年到2002年,他工作于大英图书馆的国际敦煌学项目。这个项目致力于促进关于在敦煌发现大量的古代文献的收集和研究,并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建立项目的北京办事处。2002年,秦思源搬到中国,开始作为一个艺术家广泛地在中国、欧洲和美国举行展览。他从2017开始专门探索声音,探索声音艺术以及声音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关系。从2020年他与合伙人洪峰开始筹备“声音艺术博物馆”,创建一个全面探索声音的实体文化机构,计划于2023年5月19日对外开放。秦思源2009-2010年任ShContemporary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当代”总监。他2006-2008年担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副馆长兼首席策展人,是该美术馆的核心筹划人之一。2003-2006年任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艺术经理,策划过一系列试验剧场、声音艺术和当代艺术项目,使更广泛的观众得以接触实验艺术。2020年底秦思源与合作伙伴洪峰开始筹备声音艺术博物馆,一个全面专注声音的新型文化机构。筹备两年多后在2023年5月份对外开放。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