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身教胜言:功夫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
- 编者按:中国功夫,作为一种根植于中国历史与文化土壤的独特身体哲学,早已超越单纯的格斗技艺,成为中华民族智慧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中国功夫作为一...
-
- 数字时代的文化守望:AI赋能中国非遗保护的边界与可能
-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活态记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情感与身份认同。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许多珍贵的文化正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面对这一挑战,人工智能...
-
- “走遍中国”河曲写生:以笔墨致敬平凡,于丹青彰显个性
- 7月29日—30日,“走遍中国-中国文促会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山西站艺术家们在“行动”组委会执行主任张江舟的带领下,杨晓阳、郭全忠、蔡超、刘健、陈鹏、李晓军等艺术家踏入山...
-
- “走遍中国”采风碛口古镇与李家山,溯晋商文化之源
- 8月1日,郭全忠、蔡超、刘健、张江舟、王学辉、李晓军等国内知名艺术家齐聚吕梁临县,以碛口古镇与李家山古村落为艺术锚点,回溯晋商文化的千年脉络,探寻黄河商贸的辉煌印记,于黄土...
-
- 中国情人节?其实七夕的主题是乞巧
- 七夕作为乞巧节,从一开始就与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晴耕雨读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乞...
-
- 匈牙利授予中国学者上官子健“银星勋章”
- 2025年6月15日,匈牙利文化与创新部副部长提尔斯·托马斯受匈牙利政府委托,赴京为学者上官子健颁发国家级“匈牙利银星勋章”,以表彰其为中匈文化科技交流做出的贡献。提尔斯·...
-
- 把握中国美学的历史和精神——王兴华先生对中国美学史学科的贡献
- 中国现代美学形成于20世纪初,体系化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深化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作为中国现代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中国美学史学科的形成是在20...
-
- 莫斯科期待中国客人共享春季“复活节礼物”
- 莫斯科于4月19日至30日举办传统的慈善活动,名为“复活节礼物”,将俄罗斯首都变成一个大型的节庆活动场所,举办各种特别艺术品展示、音乐会、慈善和大师班活动。作为莫斯科一个...
-
- “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油画学术邀请展开幕
- 4月18日下午,“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油画学术邀请展(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特展)开幕仪式在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由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携手上...
-
- 看完1959年毛泽东回乡为父母扫墓,我才顿悟中国为什么要有清明
- 作者|景桥先生来源|你的景和我的桥众所周知,毛泽东是最坚定的无神论者。他并不迷信。但1959年,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一清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给父母扫墓。他说:“我们共产...
-
- 元旦将至,中国旅游业迅猛增长
- 阿联酋“中东经济”网站12月27日文章,原题:随着元旦即将到来,中国旅游业迅猛增长 随着元旦将至,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加速复苏。其中,中国旅游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新的增长动力也...
-
- “亦真亦幻——王仁华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 2023年12月23日下午,“亦真亦幻——王仁华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国画学会、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省...
-
- 《宽阔的现实主义:中国与西班牙当代油画展》亮相国家大剧院
- (环球网记者安绮)在中国与西班牙建交50周年之际,由国家大剧院和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宽阔的现实主义:中国与西班牙当代油画展”于12月11日在国家大剧院开幕。《宽阔的现实主...
-
- 世界的汉学家与艺术家,在良渚读懂中国
- 12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外国青年汉学家在“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现场。12月2日,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外国青年汉学家在体验琢玉项目。均由“良渚...
-
- 【何以中国】环球网评:推动文化繁荣 激扬自信力量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