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江东峰专访

2023-10-20 来源:艺龙网 围观 : 1536 次 评论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江东峰

为中国美术培根铸魂

江东峰,出生于1978年,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九州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北京东城美术家协会会员。荣宝斋书画装裱修复技师。国家级非遗装裱修复技艺西城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酷爱美术,擅长于工笔猫、工笔花卉及草虫等。因祖父和著名画家刘力上是世交,因此从年幼时就经常带着自己的绘画作品去上门求教,由俞致贞、刘力上二老亲自指教,得到了二老的真传,尤其是在工笔花卉方面使我受益匪浅。后又多次去著名画家刘继卣之女刘蔷老师家里求学,让我从整体构图及绘画技巧等细节方面有了更新的认知,一笔多锋技法让我在画猫的基础上更加生动逼真,形神兼备,深受大家喜爱。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作为目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美术家,您如何理解“培根铸魂”的意义?中国美术家应该在美育中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江东峰:百年文脉、隽永悠长,俊彦云集、群星闪耀。当前,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提速,新时代的新要求,也是新征程的新使命。胸怀人类的发展进步,立足强国复兴伟业,坚守初心使命,涵养高尚师德,以德立身、以德立人、以德师教,做青少年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坚守以研究学问、以探究学术为毕生事业,承先辈之风范、扬我辈之精神,加快推进新中国特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形态多样化。美育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拓展与丰富青少年艺术素养与技能,用丰富的美术形式激发青少年的情感认知,用高尚的艺术作品感召青少年的人格品性;把美育人作为自己的使命,以美育心,以美养性,培养青少年形成向美的品性、尚美的德行。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在您的创作和教学当中,是怎么样体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

江东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对于学习的高度赞美和追求。学习是一种不断求知、不断探索、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道德境界,努力学习教育科理论,才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追求进步,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创新,不断推动社会发展。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艺术为人民”的?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的?

江东峰:作为人民艺术家,对人民是关键。对人民的感情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作为艺术家,要强调人道、人性,要时刻惦记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以广大美术工作者用优秀红色主题美术作品传承红色基因、解码新时代精神,以此繁荣文艺创作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江东峰:“乡土美术”是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与现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是“左翼”美术运动及革命美术诞生以来,乡土美术一直以视觉图象的方式紧随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乡土叙事也随之出现一种“生态转向”现象:乡村、城市、工业、环境等题材的图象叙事,呈现出更为强烈的生态观念意识。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美术家,代表了中国美术的先进方向。在国际交流之中,中国美术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如何通过美术展现中国形象?

江东峰: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