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用艺术抗议世界的不公正——泰国艺术家瓦桑·西蒂克特专访

2023-08-10 作者:艺术中国 围观 : 911 次 评论

瓦桑·西蒂克特(Vasan Sitthiket)在讲座中 图片来源:中间美术馆

瓦桑是一位泰国的知名艺术家,1957年10月7日出生于那空沙旺府,毕业于曼谷美术学院。瓦桑曾经在英国文化协会和 AUA 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文学作品,七年期间全程参加歌德学院的活动,或许可以解释他的绘画中所谓的德国影响。与其他获得国际认可的泰国艺术家不同,瓦桑在没有出国的情况下就培养了自己的国际化世界观。 

过去20年来,瓦桑一直通过绘画、素描、木刻版画、装置和表演多种媒介来揭露泰国内部及国际社会问题,他揭示了富人对穷人的剥削以及政客和官僚的腐败。然而,正是他的绘画作品对社会不公正的抗议为他带来了国际艺术界应有的认可。在那之前,评论家批评他的作品过于放纵,是对德国表现主义的廉价模仿。对他来说,“风格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的感觉。绘画将你的头脑和心灵融为一体。”值得一提的是,瓦桑的艺术实践和理念在泰国当代艺术中并不是孤立个案,正如数十年来践行“抵抗美学”而呼吁“人民力量”的泰国资深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塔农·查帕迪 (Thanom Chapakdee)所言“艺术不是一种特权,而是一种自由表达的空间,无需认同它。”

2003 年第 50 届威尼斯双年展期间,与Montri Toemsombat和Manit Sriwanichpoom(以购物车闻名的粉红人)一起出现在泰国馆 图片来源:中间美术馆 图片来源:onarto.com

瓦桑的艺术理念具有强烈社会批判色彩,当泰国急于呈现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外在特征时,瓦桑恳求人们考虑物质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他将美国、欧洲和日本视为“死亡”国家,这些国家进行了浮士德式的讨价还价,用自己的灵魂换取消费品。“世界上的疾病正在传到泰国。金钱会让你放弃诚实。”泰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也逃不过瓦桑的批评。他说,如果泰国人是他们所声称的虔诚的佛教修行者,他们就会成为消费主义的敌人,而不是它的奴隶。

Protest for the Teak Forest, 2011, Kaeng Sue Ten Dam 图片来源:中间美术馆

Save the Ocean International, 2019, Phatthalung  图片来源:中间美术馆

瓦桑·西蒂克特的鱼类绘画作品(摄影:刘鹏飞)

2011年,瓦桑发起《保护柚木森林(Protest for the Teak Forest)》项目,该项目邀请12位泰国艺术家来到泰国本土最后一篇野生柚木树林,在纸上写下“这是我们共同的树林,请保护它们”。2016年至今,瓦桑发起在泰国南部那空府童颂县发起《不要堤坝——保护Wang Heep森林”(No Dam, Protest for the Wang Heep Forest)》项目,邀请艺术家和当地居民共同步行抗议,在河边露营,共享且保护这片流经家门口的溪流和森林。2019年,瓦桑在博他仑府进行《保护国际海洋(Save the Ocean International)》行为表演。2020年,瓦桑在黎府创作《人类的出生…为生的米(The Birth of Human…Rice for Life)》,在泰国这个米发源的文化中来表达对天地和米的崇敬。在本次《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展览中参展作品《最后的渔民(The Last Fisherman)》,瓦桑用手绘湄公河大小鱼类的巨幅绘画和缠绕与破坏渔网的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对湄公河生态环境破坏和沿岸人民生活疾苦的强烈关注。

Venice Biennale,2003  图片来源:中间美术馆

泰国艺术大学和画廊 图片来源:timeout.com

瓦桑最后谈及泰国艺术内部的革命性流变,学院体系的建立以及本体艺术家们的代际传承。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泰国当代艺术已经历四代人。随着艺术院校在殖民主义的影响下建立,例如意大利雕塑家悉帕·比拉斯里(Silpa Bhirasri)在Silpakorn建立起来的美术学院,与世界接轨的当代艺术开始在泰国萌芽,各种艺术形式爆炸涌现,而在此之前历史绘画和宗教绘画占领着泰国艺术界。同期,瓦桑在七十年代参与“清迈艺术装置”运动,后在九十年代与春蓬·阿皮苏克(Chumpon Apisuk)等十多位泰国艺术家联合组建“火球”艺术小组,并创立开展“亚洲顶峰”行为艺术节。尽管曼谷文化中心(BCCA)收录了相关历史文献,瓦桑仍坚持建立更多的档案与艺术研究。瓦桑借用佛教的观点“生来就是为了受苦”来说明艺术应该为理想与生活服务,他最后呼吁,

 1 2  尾页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