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共生·创造——青爱智库2.0在杭州启动
背景:2025年9月27日,以“落实健康优先发展,实现经济民生互促” 为主题的第五届健康长三角峰会在杭州隆重召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原第一副主席罗富和等近500位各界嘉宾与会。本届峰会汇聚了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政策制定者、学界领袖、产业精英与社会组织代表,共同擘画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健康蓝图,推动科技、产业、社会、文化的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区域性范本。本次峰会的核心主旨,是推动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型:即将“健康”从单纯的医疗卫生事业,提升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实现健康事业与经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健康不仅是民生之基,更是强国之道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健康优先”理念融入所有政策(Health in All Policies),使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强大动力。
在本届峰会“大健康”的宏伟蓝图下,一个深刻的共识愈发清晰:区域的健康发展,不仅在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繁荣,更根植于社会肌体的活力与下一代的茁壮成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爱智库2.0启动仪式暨专题论坛”同期举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原第一副主席罗富和在会前看望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青爱智库2.0主要参会代表并合影留念。

这次在第五届健康长三角峰会期间举办的青爱智库第四届论坛暨青爱智库2.0公益沙龙将目光聚焦于社会创新的根基性力量,并围绕“新生态、新公益、新商业、新教育、新文明”的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刻探讨。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度共鸣与热烈探讨。该论坛宣告,青爱工程将从传统的“项目驱动”模式,全面转向以“母爱智慧文明”为哲学基石,探索开创“连接、共生、创造”的“生态驱动”新范式,致力于成为中国社会创新的价值引擎与超级连接器。

背景与初心:从“救火队”到“工程师”,青爱二十年的实践沉淀
“20年前,我们面对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性教育和心理健康的议题,是资源的匮乏和观念的壁垒。”青爱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张银俊女士在开场致辞中深情回顾。她指出,青爱工程从一个民间的公益项目起步,发展成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的5A级基金会,始终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脉搏。
张银俊理事长强调,青爱工程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从解决社会问题的“救火队”,进化为构筑未来文明的“工程师”。“我们近20年做的像一个救护队,但我们更想成为构筑未来文明的工程师。”她解释道,随着青少年抑郁、焦虑等问题日益凸出,仅仅提供救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青爱工程推出了“母爱工程”,倡导通过提升母亲的素养、智慧与爱的能力,从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单元入手,培育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的下一代。这标志着青爱工程的思考已从“授人以鱼”的1.0慈善,迈向了“营造渔场生态”的新公益阶段。“青爱智库2.0”的启动,正是为了给这一宏大愿景提供理论支撑、战略规划与实践路径。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张银俊
价值定调:超越知识文明,迈向“母爱文明”的第三形态
青爱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原执行秘书长、中国青爱工程战略顾问高述群先生,为智库2.0的发展提供了高屋建瓴的哲学基础。他提出了“文明第三态”理论,为理解当前全球危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提供了全新视角。
高述群先生指出,人类文明已走过两个形态: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自然文明(第一态)和以“知识就是力量”为标志的知识文明(第二态)。后者在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同时,也因其内在的扩张性、工具理性与征服逻辑,导致了生态危机、精神荒漠化和全球发展失衡。“世界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是修补第二态文明,还是开创第三态文明?”,高述群先生发出了关于时代的叩问。他认为,青爱工程20年实践所孕育的,正是一种全新的文明范式——母爱文明(第三态)。它源于母爱特质,强调包容、滋养、连接、整合与可持续。他提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母爱文明在全球尺度上的终极愿景。”这一理论,不仅将青爱的事业从单纯的社会服务提升到了参与和推动文明创建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