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能让居民看得懂的潮祭艺术节——渠蒙专访(3)

2022-10-11 作者:艺术中国 围观 : 826 次 评论

潮祭艺术节2019 图片提供:渠蒙

艺术中国:您之前提到的潮祭艺术节是一个小型的艺术节,似乎更充分的体现您说的这种关系性的旅游,这块请您再详细介绍一下,包括您提到的大崎下岛的创意性社区。

渠蒙:濑户内海虽然有400多个岛,但有两个江户时代古老的的岛,这两个岛最重要。一是香川县的本岛,本岛也是濑户内艺术节临时加进来的5个岛中的1个岛,它是一个盐商的岛,规模比较小。

广岛的大崎下岛的御手洗天,有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古老港口,日本没有铁路之前,主要运输主要靠濑户内海的海运,陆路就是人力艰难的徒步,就像浮世绘描绘的富岳三十六景、东海道五十三景。从中国宁波出发到普山,再到下关,再通过濑户内到大崎下岛御手洗港,再到尾道,小豆岛,然后再到神户到大阪,最后到东京,是这样一个过程,也就导致了这些地方成为日本文化的DNA,在200多年前铁路修建之前,这就是日本文化集散地,所以在这样的角度来看,御手洗实际上是一个港口,他为什么在那里做一个港口?

协助大崎下岛御手洗村村民维持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过半的参与者已经不是本地人而是从附近村落和城市“借来”的志愿者 图片来源:渠蒙

我读博最后两年到这里做调查,早期从岛民那里得知是这里没有年轻人,也没有人愿意来,这里的价值就是它的历史和漂亮的古镇风貌。

有一位艺术家田中先生就移居到这里,有一次我在街上偶遇到了他,这个人给我印象非常好,他也不是当代艺术家,就是一位极其普通的水彩画家,在这里开设了一间普通画廊。我没有想到他要做艺术节,但他就在岛上和其他本地画家形成网络做了一个画展。从画展开始变成超级艺术节2017,就这样越做越好。他的最精彩之处不是他的作品,他的画跟他的组织能力相比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到第三届艺术节的时候,全村人把空闲屋子的钥匙都给了他,我觉得这很厉害,北川都没有达到这个地步。 

潮祭艺术节2018,潮祭执行委员会提供

而潮祭也不要国际著名艺术家,也没有给艺术家的预算经费,因为他要艺术家自愿地来表达艺术创作,允许卖自己作品。

我记得这些艺术家很有意思,有一位艺术家的爷爷奶奶是岛民,他美术大学毕业后通过契机又回到岛上,他就做了一个纸灯塔,灯塔是岛上老航路的一个符号,他就站在纸灯塔里到处与大家合影,就是一个行动艺术,这是岛上文化符号的展现。还有一位神户的年轻艺术家,他的风格就是画海上漂流的塑料袋,美丽的风景添上塑料袋,就成为了批判环境问题的艺术。

我觉得艺术节重新塑造了艺术家。虽然组织者觉得居民可能对画不感兴趣,但好多居民也会来看,他们会跟游客讲画上的房子是自己家的,并讲过去的老故事。潮祭艺术节更加从关系入手,它不是一个创意破坏,不像在直岛上建成一个意大利餐厅这样的例子,他就是江户时代的老房子。原来游客来这里就是花两三小时游览老宅子。现在游客可能不光看古镇,他能进每个老宅子里看作品,这就是很棒的一个概念,而且老宅子不光是市政府拨款来维修,而是居民自愿把钥匙交给组织者,他们允许艺术家在老宅里做展览,但前提是艺术家要把这些几百年的老宅清理干净,所以看似艺术家免费参展,实际上艺术家也要付出劳动。老房子的这种修缮方式也是我觉得最有魅力的地方。

采访丰岛渔民 图片来源:渠蒙

潮祭艺术节2022研究纪录片参展及调研 图片提供:渠蒙

艺术中国:您做的研究非常扎实,您在潮祭艺术节里面还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渠蒙:我在潮祭的角色也是参展艺术家,我是帮他们来做。我第一次参加的作品是一部动画,我把艺术家的海岛风景画做成动画播放,他们觉得很有意思。第二次我做了一部介绍这个岛的纪录片,今年我做了10部纪录片,所以我的角色既是一个曾经的学生,也是现在作为老师带着学生去参加这个节日。我也是志愿者来帮他们收集问卷,潮祭有一个公投的过程,居民和游客评价出他们最喜欢的作品。我还组织各种研讨会,带领各国的老师和学者在大崎下岛做研究。同样我还做旅游方面的调查,我和当地观光协会有很深的联系,慢慢地就跟居民混的比较熟。

 1 2  尾页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