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声影交织,记录永恒!第四届华语音乐影像志双年展7月上海盛大开启

2025-07-15 来源:环球网 围观 : 1328 次 评论

准备好沉浸于一场用镜头记录音乐与文化的深度之旅了吗?2025年7月16日至20日,聚焦民族志纪实影像重要类别的第四届华语音乐影像志展映双年展(CMEFF)将荣耀回归上海,精彩呈现!本届盛会由上海音乐学院领衔主办,携手多家重量级机构共同打造,以“遗产·回响·生生(Heritage,Resonance,Becoming)”为主题,邀您共同探索音乐与影像碰撞出的文化传承力量!

镜头里的中华音乐“万花筒”

作为深度记录音乐文化的民族志纪实影像,CMEFF呈现的音乐影像志作品魅力非凡!本届双年展收到了创纪录的93部来自全球的参评作品,最终55部优秀音乐影像志入围展映。这些作品就像一幅幅流动的音乐文化画卷,生动捕捉当代音乐生活、传统器乐、古老民歌、地方曲艺戏曲,以及丰富多彩的节庆仪式和当代音乐社会生活。镜头跨越山川湖海,记录汉族、苗族、蒙古族、彝族、壮族、傣族、纳西族、裕固族、哈尼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等多个民族的音乐瞬间,展现中华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生生不息。

重磅!六部特邀音乐影像志点亮开幕

双年展特别邀请到六部极具学术与历史价值的特邀音乐影像志,大大提升了活动的深度与国际视野。开幕作品尤其值得期待——由中国著名导演郑君里执导的《民族万岁》!这部作品将带我们回到烽火岁月,重温中国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同胞支援抗战、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感人故事。选择它作为开幕深刻呼应了中国音乐影像志记录时代、传承历史的初心使命。其他特邀作品如《弦浪:田进勤与弦控琴》《曼诺伊:钟声永续》《寻根---寻访100个非遗传承人》《罗盘经》《两位诗人与一条河》同样不容错过,每部都是音乐影像志领域的前沿力作。

跟着影像地图,“漫步”上海音乐街区

CMEFF这次带来创新体验:告别传统模式,本届活动以上海音乐学院为核心,首次打造“街区式音乐影像地图”,使得申城瞬间成为全球音乐影像志研究与创作的核心对话场。这场空前的盛会,注定是一场跨文化、跨学科、跨媒介的知识、创意与文化盛宴!

活动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主舞台,走进百年历史保护建筑美育楼——如今上海东方乐器博物馆所在地,在陈列着千件珍贵乐器宝藏地中体会学术光芒,开启穿越时空的声影对话;移步上音崭新的现代化教学大楼,于上音学子共同体会音乐殿堂。

上海音乐学院

精彩音乐影像志的放映与论坛将分布在上音附中、充满文艺气息的思南文学之家、光影传奇汇聚的上海电影博物馆等多个上海文化地标。观众可以漫步于这些充满故事的空间,沉浸在用镜头书写的音乐文化故事中。

上海电影博物馆

艺术影厅:与特选音乐影像志制作团队、导演、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深度解读镜头背后的文化内涵。

思南文学之家: 这个曾迎接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殿堂级空间,也将成为CMEFF思想碰撞的舞台,让音乐与文学的灵感在此交融。

这种开放式、沉浸式的体验,真正实现了上海音乐学院“打开围墙,让音乐融入城市”的理念,让民族志纪实影像的学术成果生动地融入公众视野。

和大咖面对面,聊音乐、探影像!

CMEFF不仅是观赏的平台,更是思想激荡、深度交流的乐园!今年特别安排了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

主题讲座“干货”满满: 听乔治城大学Benjamin J. Harbert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刘桂腾教授、哈佛大学Richard K. Wolf教授三位国际大咖,畅聊城市声音景观、非遗影像实践、民族志方法等前沿议题,带来跨文化的视听新思考。

工作坊“动手”感知: 云南艺术学院汪洋副教授带你体验“摄像机与音乐感知”工作坊,探索如何用身体感受音乐,用镜头捕捉韵律,实践“人机合一”的音乐影像志拍摄方法。

公共论坛“火花”四溅: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的公共论坛将突破传统模式,打造 “学术对谈+百年古乐演出+珍稀影像放映” 的立体现场。重磅学者萧梅、姚卫平、黄凌飞等知名教授将围绕 “从蚕丝到电声——中国乐器改革的声音轨迹” 和 “听见云南——民族音乐的多声部记忆地图” 两大话题展开精彩讨论,特邀上海音乐学院「乐龠组合」——一支由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组成的江南丝竹古乐团,使用百年以上历史的老丝弦乐器(包括清末、民国琵琶等文物级乐器),现场演绎《中花六板》《欢乐歌》等经典曲目,让沉睡的丝弦之音在当代空间共振。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