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谱写新的时代华章(2)
“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必须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总要求,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书写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叙事,描绘置身其中的人民群众的奋斗实践,以独特的视角记录这个时代的伟大创造。近年来,中央美术学院积极组织师生深入雄安新区建设现场等,开展“国家重大战略”主题现场写生创作,通过对社会现场和典型人物的描绘,奏响新时代新征程的时代强音。
“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师生们在人民丰富的生活创造和火热的时代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境界、格局、站位,捕捉鲜活的现场、生动的人物,更新艺术形式、话语方式,努力创作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艺精品。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等传统造型艺术取得新突破,这突破源自于对当代社会生活和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的艺术表达;设计艺术、建筑艺术不断创新,这创新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央美术学院有效发挥学校“有组织艺术创作”机制,形成若干创作团队,并在创作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形成相互启发的学术氛围,推动创作攻坚克难。学校为创作一线服务,形成激励奖励机制,努力在新时代中国美术的高原上筑起艺术高峰。
以创造之力助文化建设
美术院校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就要研究重大课题、实施重大项目,全面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城乡建设、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研究重大课题,应当深入挖掘涵盖造型、设计、建筑、人文等学科的“大美术”的现代功能,充分发挥“大美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独特作用;把“涉及古今中外美术继承与创新之争”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上统一起来,构建面向未来的新的美术理论体系;深入研究“中华美育精神”的丰富内涵,构建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内核的美育体系。例如,为讲好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牵头启动“中华美育行”活动,研究对新时代美育具有引领作用的“央美美育方案”,在扎根时代生活中推广美育理念、培养美育专业人才,深入各地以美术教育的方式推动美育普遍开展,在支持地方美育工作中推进美育实践教学。
实施重大项目,应走进“社会大课堂”,走出学校小课堂,在社会生活中提高师生的艺术创造力。“美丽中国”主题设计,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设计赋能美好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美好生活”主题设计,把设计融入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用和学习、医疗、健身、娱乐、休闲等各个方面,旨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走向世界”交流项目,通过艺术交流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依托重大课题、重大项目,中央美术学院派出多个师生团队深入城镇社区开展环境美化和艺术普及活动,深入农村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深入企业合作设计工业产品和生活产品,深入城市空间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深入青少年之中开展艺术启蒙和教育活动,深入残障人士等群体开展艺术创作和艺术治疗……以创造之力服务社会、助推文化建设。
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能够铸就文艺高峰!美术院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