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李课专访(2)

2023-10-20 来源:艺龙网 围观 : 1649 次 评论

春风过岭69x34.5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邵洋:您的《丝路系列之寻梦八荒》系列作品以及其他表现贵州风土人情的作品很受人们喜爱,你是如何挖掘和呈现贵州的美与文化特色的?

李课:红色贵州,贵州是我的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同时也是历史的转折点,家乡的美与文化特色的挖掘和呈现源泉,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我的《丝路系列之寻梦八荒》系列作品以及其包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作品《云上贵州,数据之巅》等作品,都是立足贵州,立足祖国的山山水水,包括大数据在贵州,“天眼”在贵州,这些都是我表现贵州风土人情和“冲动”表现的作品,试图以正式的风格和独特的视角,向大家展示这个神奇地方的美与文化魅力,也是我寻梦开始的地方。我的创作在传统的基础上在自然人文的本真上,在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规律里,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和对整体感的把握。在叙述过程中,我力求让读者感受到贵州的美丽与神秘,我的很大一部分作品是一种对贵州美与文化特色的独特解读和呈现。我将继续努力创作,以更丰富、更深入的方式展现贵州和祖国的大好河山与文化特色 。

春风行动起黔地为翠幽124x248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邵洋:对于年轻的艺术家来说,找到自己的绘画感觉并保持创作的动力和热情是一项挑战。你是如何处理这种平衡,并继续深入研究传统和生活的?

李课:对于年轻的艺术家来说,创作热情和动力的保持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时间、耐心和坚持。有时候,寻找到自己的绘画感觉需要经历许多的尝试和失败,每一次的挫败都应该学习和思考。都是一次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和反思,才能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创作感觉。古人有云,“书者,心画也”,以“心”为动力,以“态度”为基石。还有就是需要将传统精神与生活相结合,传统精神是艺术家的根基,生活则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素材和灵感。总的来说,找到自己的绘画感觉并保持创作的动力和热情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只要保持耐心和决心,不断学习和尝试,是可以找到“回家”的路的。

厚土·苍穹下160x24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邵洋:您近期有着什么样的创作计划?对未来的创作,您有什么样的期盼?

李课:我的未来计划,就是对中国画山水创作将中国传统文化继续融入现代审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山水之美。通过写生、游历、读书、书法、篆刻、还有就是水墨实验和思考等,发掘我们生活中的文化符号储备能量。为创作打基础。接下来就是把还没有得到开发的民族符号和文化精神更多的结合绘画艺术形式,希望得到相互碰撞,这样争取让更多有意思的作品呈现出来,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导。我也希望在自己的创作中,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将中国画独特的笔墨精神与现代审美相结合。

丝路系列之-寻梦八荒143x240cm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