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耿杰专访(2)

2023-10-20 来源:艺龙网 围观 : 1855 次 评论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黄秉文:对于您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一种当下性和时代性的特征。然而对于许多艺术家,在一些传统题材和技法里寻找当下性是最为困难的,您是如何寻找的,又是如何将两者统一的呢?

耿杰:我年少时也一度为人云亦云的传承传统而麻木、纠结过,没有方向的烦恼使得我很多年苦行僧般的开凿自己的内心潜力。不向古人也不向今人讨“偏方”,所有外物的所谓艺术典籍都与我无关,就像玻璃窗外的大千世界,窗外的艺术再广大精深都与我无关,我艰难的在玻璃窗内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内在东西。直到那一天突然的顿悟,豁然开朗起来,经过无数次研习,终于发现艺术之神原来就在自己心间。在这个艰辛而欣慰的开凿自己艺术语汇的过程中,我了解了自己做为现代人的责任、不再重复唐诗宋词的意义、我辈理应担起的使命。不能让古人永远讪笑我们的循规蹈矩之无能,更不能让后人轻视我们无所作为庸庸碌碌。世界上任何发明创造都是由闭门造车式的扯淡过程造就而成,往往那些所谓约定俗成的规矩,正是阻碍人类文明的绊脚石。我不搞抽象艺术,但我尊重。我只搞有形可依、有象可寻、有灵可通、有神可汇的艺术。我在过去文章里说过“古人的作品就是今人的心声,今人的作品就是古人的镜子”所以当下就是过往,过往切勿蹉跎。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黄秉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国文艺事业的崛起、美术事业的全面进步,作为这一伟大事业中的实践者,您觉得美术、美育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耿杰:我觉得艺术跟口号没有啥关系。艺术就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的聊天、呐喊、呻吟、欢歌……人们透过这个所谓艺术“精神病”的“鸟语”,感到开心、痛苦、豪迈、纠结……从而产生共鸣共振共情……文明不就是这样互动促进的吗?!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黄秉文:以人民为中心,立中国精神之魂、兴文化自信之风、扎时代生活之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根与魂,您是如何理解?您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

耿杰:在艺术家眼里世界是简单的,世界就是地球村。华夏民族也在这个村落中生存,大家能像人一样的活着,如果能接近像神一样的活着就更好了!我是个老百姓,地球村的村民,希望我的艺术能给地球村带来好的兆头!因为人类只凭天灾就够呛了,最好少点人祸吧!我最小的时候第一个涂鸦是学着写“天下太平”几个字。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是一个恶意满满的世界,因此来得恰逢其时!不然世界要艺术有什么用?!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黄秉文:当前,艺术家处在文化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中,您现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耿杰: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不存在矛盾关系,大家都是艺术,共生共荣。我本人是艺术的两栖动物,困倦时用传统禅意精神作品休息,酒后亢奋时用当代批判精神作品呐喊。庆幸我给自己开出了这两剂良方,不然怎么活呢?!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黄秉文: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耿杰:这个我自己一点也不明确,但我希望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能有更精彩的面貌出现,这么多年了,我完全相信自己的潜力。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黄秉文:您近期有着什么样的创作计划?对未来的创作,您有什么样的期盼?

耿杰:对于艺术家而言,作品永远是明天的最好。我感到现在没有达到我真正最好的艺术发挥状态。我不怀疑我未来的作品,只是希望创作应该具备的各种因素能改善,真正海阔天空的创作形态还没有到来。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