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江东峰专访(2)

2023-10-20 来源:艺龙网 围观 : 1538 次 评论
美术研究者是沟通当下与历史的重要枢纽。这样说,不但是提醒研究者不能闭门造车,更是希望在中国更深刻地参与未来世界格局、更频繁地面对各种新事物冲击时,研究者能够不轻易随世界“热风”摇摆,持守学术自律,在尊重中国艺术生成和演进规律的前提下,对新事物、新方法进行过滤、转化后再生成研究成果。以中国美术的发展具有艺术与社会、美与生活相互交融的文化特性,能够助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持续加强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用美术的方式描绘新时代、反映新成就,特别要以优秀作品表现和反映出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要发挥“大美术”的作用,助力经济社会建设,促进文化建设,发挥美术在美育中的积极作用。要在美术的形式语言上加强创研,通过美术的时代创新提高中国美术的质量水平,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美术作品回报社会、服务人民。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您的作品既能传承传统花鸟技法,又能加入当代设计感,构图新颖而富有内涵。请问在创作过程中,您是如何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以及这种创新对于您的艺术表达和发展有何意义?

江东峰:传统绘画艺术元素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代表符号之一,在绘画艺术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绘画是历史文化思想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我认为好的东西就应该继承下来并且还要传承下去,,我非常喜欢中国传统绘画,从小受到俞致贞、刘力上二老的熏陶,爱上了工笔画。擅长工笔猫、工笔花鸟及草虫。当前,传统绘画文化该以一种全新的视觉样式展现其特点,通过现代的传播交流方式走进大众,走向世界,为世人展示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和精神内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要求也变得越发“苛刻”了,因此,要避免人们审美疲劳现象的出现,也为了吸引到人们关注的眼光,我必须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边加入一些当代艺术的新元素,从构图,色彩与当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风格特点也只有拥有独特风格的绘画形式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书画艺术市场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在当代绘画艺术设计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民族特性,融入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反映中国人所追求的艺术精神世界。将时间距离遥远的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历史与时代的激烈碰撞,盛放出灿烂夺目的宝贵财富,体现现代精神文明的价值观,为书画艺术提供更多新思路。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应用于当代艺术设计中,认识到传统绘画与当代艺术的关的研究。当代艺术的发展逐渐与传统相结合,赋予当代艺术和传统绘画元素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创造更多新的思路,找到适合中国的独特艺术设计发展理念,实现民族时代的完美结合。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冯筝:作为一位书画修复师,您能否谈谈您在荣宝斋装裱修复中心的工作内容,并且如何将中国画绘画技法与传统艺术装裱修复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专业技巧?

江东峰:我作为一名书画修复师在荣宝斋从事装裱修复工作已有26年,目前主要从事古旧字画修复工作,古旧书画修复是一项极为细致复杂的古老技艺,有其自己的特殊性,装裱修复技艺的传承一直靠师承制,由师傅口传心授,但这门技艺学习难度大,学习周期长,对于装裱修复的手艺的人来说,3个条件是必须要满足的,细心,耐心,责任心缺一不可。装裱修复看似简单,实际很考验装裱修复人的功底,因为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困难。这种技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掌握的,尤其是在全色接笔方面尤为明显。我自幼酷爱美术,我在工作中能够把绘画和装裱修复有机的结合起来,书画都是有生命的,每一幅书画都有自己的灵魂,修复的过程就是和古人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修复师了解一些画家的用笔技法以及风格特点,在修补时,最为重要的是隐藏自己的风格,只能按照原作的艺术特点,揣摩对方的形神,把绘画的一些技法有机的和修复相融合,比如三矾九染,在全色时不要急于求成,也要像画家画画时一遍一遍的上色刷胶矾水,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古旧书画作品的"原貌",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延长古旧书画寿命。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