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树(5)
2020-03-06 作者:匿名 围观 : 4098 次 评论
酒席直到下午三点多才结束,我有点儿醉了,在阿爹阿娘的搀扶下回去休息。

昨天我回来的急,没时间去村里转转,有两年时间没回家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清一色的楼房,有两层的也有三层的,瓦房已不存在了,并且都贴上了仿古的瓷砖,房顶上都盖有灰色的琉璃瓦和烽火墙,飞檐翘臂。一眼望去,仿佛又回到了明清时代,不同的是乡亲们的衣着是现代化。听乡亲们说,我们所处的郧西县有条天河,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地方政府狠抓旅游强县,而我所处的上津镇是朝秦暮楚的中国历史名镇,有着湖北省唯一存在的古城墙,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的咽喉之地。所以所有的建设都要仿古化。
听乡亲们讲:政府规定贴仿古瓷砖的农户补助一万,做了仿古房顶的补助一万。反正村民都在想不是自己出钱,出点儿工就可以了,两万元买料儿还有多余的,何乐而不为呢?我边走边想:人类一直都是进步的,为什么又是倒退呢?搞什么仿古?把这些钱投资我们的科技和教育,不兴我们的国家不会回到唐朝,让唐人街走到世界。反过来想想还是国富了,国富了家也就富了。在穷的时候每天都想着添饱肚皮,谁会想到这呢?以前毛主席他老人家当政时,砸掉庙宇破四旧反对封建迷信,可现在各地庙宇修建的富丽堂皇,当权者更是虔诚谟拜,生怕神阻碍他平步青云。话说直了,要想当领导你就得摆政绩。
王杆的房子在村口上边,村口在一个晒场,足有两亩地。第二天下午,修路队就开进了柏树村,轰轰烈烈拉了一大车的机械,第三天就开始正式修路了。路由修路公司负责,钱由国家给,柏树村委会只负责修路公司与村民之间的一些矛盾化解。
镇政府规定:路必须修到村民的家门口,目的是让村民下雨天不换筒子鞋。由于王杆的房子位于村口,理应第一个就从他家门口开始修起。
一大早,王杆和修路老板吵了起来。
“你们拿国家的钱修路,我的路有多宽你就得给我修多宽,还有我门前的场地都要给我修好,否则,我叫你修个屁路。”王杆红着脸瞪着眼扯着大嗓门叫着。
“我和你们镇政府签有合同的,主干道三米宽,到家门口的路一米宽。”修路老路解释着。
“我不管你什么狗屁合同,如果不给我我修好,柏树村的路你又甭想修了,把你合同拿去烧了敬土地老爷。”王杆蛮不讲理地说,就睡在路中间。
修路老板打电话喊来了王耀祖书记,我和王实会计。修路老板把合同往王耀祖一放,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们这修路多少钱一个平方米?多铺的地方算好由各家各户自己出。”老书记很老练地说。
“我和镇政府签的合同,到时候再和村民打交道不好收款。”修路老板一脸的不悦。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路不给我修好,你就甭在柏树村铺路。”王杆还真缠上劲了。
“你看你看,你自己处理好了。”老书记作出想走脱身的样子。
“别走,别走,有话好说。”老板见事情不妙,忙拿住老书记。
得找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修路是为我们村谋福的大好事儿,我们既不能亏了修路老板,也不让乡亲们的愿望不能实现。我看:各家门口的路,修路老板负责一米宽的部分,其余的由各自负责,愿意付钱的付钱,不愿意付钱的就给修路老板打工,从工钱里扣除自己应出的部分款。”我便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其实我还有另一层意思:乡亲们给自己修路一定实在。
“王副书记年轻有为有见地,这个法子好。”老书记连忙拍手叫好。似乎我和他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修路老板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见我们向着村民说话,也无奈,只好悻悻地打发自己带来八个小工,只留下两个大工。那八个小工边走边骂王杆不得好死死在大年初一早上。接着是王杆夫妇和其它几个村民托着铁铲扬锹叉锄之类的工具跟在老板的眼皮底下乐滋滋地干活,像战争年代打了胜仗似的。
不到十天时间,修路公司将全村铺完,在这期间,王耀祖书记和我每天只是监督修路队的工程质量,哪些地方铺薄了,哪些地方水泥标号不够,我们现买现卖,要施工方坚决改正。修路老板也曾经给我和老书记提过烟酒,但都被我以各种理由回绝了,我的官儿不大,但是是省厅派的,我不能给乡亲丢脸,也不能让他们背后指我脊梁骨。王杆他们给自己修路,不管老挣不挣钱,但他们修得卖力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