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明 辉映丝路(3)
文明的交响跨越种族和地域,历经千年依然动人心弦。期待未来能在世界各地见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也期待更多来自异域的文明珍品走进中国。
(作者系文博摄影博主“动脉影”)
援外文保续新篇
金昭宇
位于柬埔寨北部暹粒省的吴哥古迹是高棉王国的重要历史遗迹,1992年以濒危遗产的形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3年,柬埔寨王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起“吴哥古迹保护国际行动”,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参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典范。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自1998年开始承担周萨神庙修复项目起,就派遣国内顶尖的文物保护人员赴柬工作。2008年周萨神庙项目完工,2010年茶胶寺保护修复项目启动。
2013年,当我第一次来到吴哥古迹,看到这些恢弘伟大的建筑,心中非常震撼,深感我们的工作责任重大。茶胶寺是阇耶跋摩五世国王的国寺,用砂岩石建造而成,每一块石构件相互咬合,严丝合缝。我们要对塌落的石构件进行寻配,将它们精准归位,还要复原一些精美的石刻。当地气候高温多雨、复杂多变,施工场地狭窄局促、树木丛生,修缮的同时还要保障部分区域对游客开放,给施工带来了很大挑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柬团队团结协作,相互学习。我们对当地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持敬畏之心,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和习俗,秉持“真诚关心、务实担当”的态度,与当地维修工人、古迹守护人员及警员、古迹周边商户、驻地雇员等建立了友谊,他们对中国人帮助他们修复古迹心怀感激。我们向周边商贩买椰子,他们会给我们优惠价;工人会把他们捞的鱼带给我们吃,家里有喜事也会邀请我们参加宴席。
茶胶寺保护修复项目于2018年竣工,获得柬方高度评价。我们在与柬方共同提升、发展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的同时,通过项目带动当地经济、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就业能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柬双方开展了更为紧密的文化遗产保护合作。2018年,中柬政府完成了王宫遗址修复项目政府间换文,确认了王宫遗址修复项目立项。柬埔寨将吴哥古迹核心区的王宫遗址交给中方修复,是对我们既往工作的肯定和技术实力的信任。王宫遗址修复项目2019年开工,预计于2030年竣工,项目内容包括文物建筑修复、考古研究、石刻保护、实验室建设、展示中心建设、环境整治和遗址展示等。目前,项目正处于考古和修复方案设计阶段,即将进入修缮工程实施阶段。我们将带着丰富的文物修复经验、先进的文保理念和技术、高度的敬业精神投入项目,续写中柬友好合作的精彩故事。
(作者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师、中国—柬埔寨政府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成员。本报记者邹雅婷采访整理)
版面统筹:刘泉罗兰郑娜尹婕
版式设计:徐嘉伟潘旭涛杨雨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