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有犄角,这只吨吨壶千年前的旅行博主出门必带

假如回到一千年前的辽代
用什么来装菊花佳酿更适宜?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辽绿釉贴团龙菊花纹双孔鸡冠壶
1
皮革、陶瓷傻傻分不清楚
千年前的户外便携吨吨壶长这样
眼前这款户外便携吨吨壶
来自千年前的辽代

初看它
你可能会对它的制作材料产生疑问?
壶身周围的滚边仿佛用皮革缝合而成

而壶身上的印花和釉色
又呈现出坚硬的质地
那么它究竟是啥材质的呢?
答案是:陶瓷
整件陶瓷通体深绿色
壶身两面分别以不同花纹进行装饰
一面为团龙+卷云的组合

另一面为折枝菊花+流云

壶体顶部有两个小孔
用绳子穿过即可随身携带

水壶的左上角
还有一个十分迷你的骑马小人

印花、贴塑、刻画等装饰技法
在这只水壶上均有体现
纹饰生动写实
可见辽代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
那么,陶瓷的水壶
为何要模仿皮革的样式?
要解开这一谜底
你需要了解一下
辽代人户外出游的不二拍档
“鸡冠壶”
2
头上有犄角
鸡冠壶的设计灵感来自草原!
鸡冠壶
因壶身上部穿孔或提梁的部位
形似雄鸡的羽冠而得名


鸡冠壶整体样式的设计灵感则来自
生活在北方草原的契丹族
契丹人逐水草而居
习惯用皮质容器随身携带水、酒、奶?
虽然皮囊轻便耐用
但其存储的酒浆、牛奶
在天气炎热时容易滋生细菌
随着契丹与中原汉族文化的相互影响
匠人用陶、瓷、银、鎏金等
仿照皮质水囊外形,制作出了鸡冠壶


根据外形样式,鸡冠壶主要分为
提梁式和穿孔式两大类

其中提梁又有横梁、环梁之分

穿孔式又分为单孔式和双孔式

既具有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
又美观清洁
鸡冠壶堪称当时水壶中的爆款
火爆程度:人手一只
如果当时也有旅行博主的话
开箱Vlog里一定会出现鸡冠壶
3
简→繁→简
小小水壶的独特发展史
在辽代存在的二百多年间
鸡冠壶经历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