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国文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2)
陕西近日还公布了系列考古发掘成果:在黄河西岸及其支流无定河、北洛河等流域,新发现150余处旧石器遗址;在南洛河流域首次发掘揭露出厚达24米的地层堆积物,发现了距今110多万年至3万年左右长达百万年、基本连续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在石川河流域首次发现旧石器遗址,填补了渭北中部广大区域旧石器遗址分布的空白;在朱黄堡遗址,距今13万至4万年多个连续文化层中,发掘出土了7000余件石制品,为构建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演变序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过去,陕西曾发现了蓝田人、大荔人、黄龙人等重要的古人类化石,基本构建起了中国百万年以来比较完整的古人类演化链条。此次黄河流域旧石器考古研究最新成果拓展了黄河流域古人类生存演化的时空框架,更加有力地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不间断的人类发展史。”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介绍。
暑期,陕西考古博物馆也迎来了客流高峰。“这座以考古为主题的博物馆,历时10年精心筹建,展出的5000多件出土文物,每一件都蕴含着文明的基因和密码,承载着古人的智慧。”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陕西考古博物馆馆长孙周勇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首次合作推出了“触摸悠久历史体验古代文化”暑期夏令营,围绕陕西西安江村大墓(汉文帝霸陵)、“青铜之冠——秦陵彩绘铜车马展”,以文物保护、考古发掘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体验性和创意性的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员们探寻古代文明,度过了难忘的文博探究之旅。
在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领略北宋东京城繁华盛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甘会馆,感受照壁、牌楼、拜殿等古建筑的艺术魅力,察看文物保护现状;在刘青霞故居纪念馆,聆听“巾帼英雄”刘青霞致力近代教育与实业创办的事迹。近日,河南省文物局“追溯文明根脉坚定文化自信”主题党日活动在文物保护单位和纪念馆开展。
“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更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文物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坚定了为文物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参加活动的党员表示。
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