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泛知识携手126万名创作者,带领用户感受知识的实用与浪漫
从口耳相传到文字书籍,从广播电视到短视频直播,知识的内涵与传承不断演变。近日,2023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在上海召开,快手泛知识与资讯业务负责人周晓晗以《实用和浪漫,泛知识的快手三万里》为题,深入解读快手泛知识内容生态趋势,并宣布将升级“新知创作人”计划,进一步赋能更多泛知识创作者成长与变现。
数据显示,快手泛知识创作者数量达126万,其中不乏李稻葵、刘震云、史国良、杜文龙、于丹、张朝阳等不同领域的头部大咖;过去一年,快手提供超过3600万场知识类直播,万粉泛知识创作者视频发布量为1.1亿,泛知识内容观看时长达2.1万亿分钟;此外,泛知识视频评论量同比增长65.5%,评论中“有用”出现3400万次,“学会”出现4400万次。
立足“三个关切”,实用知识触达数亿人
供给与消费两端增长的同时,快手泛知识内容生态也呈现出新变化——既能为用户提供生活的实用干货,也能带用户感受知识的极致浪漫。据周晓晗介绍,由快手泛知识打造的“快手新知”品牌,覆盖资讯、教育、艺术、财经、科学、法律等十余个领域,正持续为用户提供兼具实用价值与情绪价值的知识内容。
周晓晗表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知识始终来自于现实,同时也关切着天地万物和芸芸众生。”所以,她围绕快手泛知识的“三个关切”,深度分享了如何打造出让用户学以致用、以学促实的泛知识生态。
其一,关切天下的大事件,在时政资讯中“关注用户的关切”,打造“我在,我快”的用户心智。宏大主题下,为了让用户先看见、能理解、声音被听见,快手致力于寻找更贴近用户关切与兴趣的多元表达方式,做出专属于老铁的原生热点。以2023年全国两会为例,期间1.7亿人通过直播观看两会,相关视频播放量超20亿;#我给两会捎句话话题则吸引两千多位老铁献言,话题视频播放量达1.6亿。
其二,关切众生的小幸福,让人们生活有安顿、精神有依归。在快手,创作者关注人间普通切面、记录众生真善美,既有权威媒体将镜头对准努力的平凡人,也有热心记者和主持人守护万家灯火。此外,市井智慧也在快手流动,既有生意人记录创业故事,也有小本致富创作者遍访360行。例如致富类活动《市井里的致富经》,创作者走进100+个真实创业项目,就带来10亿+话题播放量与1800万+直播观看量。
其三,关切知识的普惠与传承,让真知灼见成为更多人的光。比如2023高考季,快手提供考前辅导、名师押题、志愿填报等全链路信息服务,把实用做得更极致。期间,高考相关视频发布量达347万,评论量达1.02亿,搜索人数同比增长50.3%,引来229万高考家庭密切关注;165所高校发起459场招生直播,观看人数则达1.3亿,参与方包括清北复交等名校、北京协和医学院等特色院校及27所职业学院。
提供“情绪价值”,浪漫气质点燃求知欲
实用以外,快手泛知识内容还能带来极致浪漫。会上,周晓晗就从非遗技艺、民俗文化、科普知识三个浪漫故事出发,阐述极致的浪漫主义如何在泛知识传播过程中彰显出来,让用户在视听享受与浪漫遐想中点燃求知欲。
第一份浪漫属于非遗,叫作“焕发传统的新生”。截至2023年1月,快手非遗项目覆盖率达98.6%,原本散落在民间的1535项非遗,正在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被传承。而快手非遗兴趣用户达2.06亿,他们通过直播参与到艺术感受之中——2022年,快手有超2000万场非遗与民间艺术直播,仅戏曲类直播就达248万场,平均每天有4万+非遗传承人在内的传统文化主播开播。
为了助力小众非遗走出乡野、改善非遗匠人生存环境与传承方式,快手还打造出“新市井匠人”IP,让更多人看见非遗在慢时光中积淀下的传统美,以及在快节奏中生长出的强大爆发力。此外,快手在6月份联动27位非遗达人,开启长达20天的非遗直播和展销活动,累计GMV达4387万。对快手老铁而言,将数千年前的智慧结晶带入当下生活,也是一份难得的浪漫惊喜。
第二份浪漫属于文化,叫作“二十四节气活起来”。为了重塑新市井下的文化自信,平台发起#快手节气活起来话题,其中画家@叮叮将春分美好瞬间定格在画中,引来近600万人围观;达人@北大满哥讲述人生态度上的小满,则引发老铁对于大成的思考;话题下19.1万条作品,更赋予节气更年轻、更立体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