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当阅读成为一种问题(5)

2020-03-06 作者:繁华落幕 围观 : 1740 次 评论


  众人都在说文学被边缘化了,这么说来,此言还真是不虚,文学类的书都躲到了书店最不起眼的角落里。

  也是,多读几本小说,不能帮谁得到更高的学位,不能帮谁得到更好的职业,也就不能给谁带来更多的金钱。没人读文学,只有人读“实用”的书,正是“无利不起早”的功利思想在作怪。带有功利色彩地读书,其实古已有之,并不新鲜。有句古话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映雪,不可谓不用功,但这么做的目的,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或者“壮元及第”或者“范进中举”。还有句古话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话说得就更诱人了:好好读书吧,读了书就有了美女,有了金钱。

  这样理解读书的功用恐怕是太狭隘了。

  怪不得书商们都认准了一个理儿,学生的钱太好挣了,凡跟孩子沾边儿的书都太好卖了。比如说一些作文的书,随便换个书名,叫什么《大全》或者叫什么《秘笈》,其实内容如出一辙,甚至一模一样。可家长们却不心疼钱,只要对孩子学习有利,统统购进,大有来者不拒的势头。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却把这个“学”字理解得狭隘了,成了“活到老,考到老”,全民都是学生,都在考各种资格证。

  这就牵扯到了眼下的应试教育体制和人才选拔机制。应试教育让孩子们疲于应付,只知道埋头于教科书、习题集,他们哪里还有时间读什么“闲书”?在这种体制下,他们学习的目的纯粹只是为了升学,当然也就是为了讨个锦绣前程,这样的学习又何来兴趣呢?人才选拔也是如此。仅以职称考试为例,一个文学编辑,只要年头儿够了,不去考他的中文水平如何、文学修养如何,而是考英语,四级水平的可以晋中职,六级水平的可以晋高职。我是学俄语的,当初从助理翻译晋升翻译时,也是俄语免试,只考英语。我心中难免纳闷,英语水平高,就能说明俄语水平高吗?若如此,以后连考驾照也不要学开车了,就考英语,四级的发C本,六级的发B本,八级就可以发A本了。这么说,谁都会觉得可笑,可其它需要专业水准的行当却非得考英语,不就是一个理儿吗?如此考试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培养人、选拔人,而是为了筛下去一部分人。

  读励志类的书倒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但同样也是怀着相似的“功利”目的。对于初入社会的青年人,择一两本好的励志书读一读,触动一下心灵,产生一些共鸣,引发一些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或许真的能从中找到一些参考和借鉴,从而在职场、情场、商场上少走一点儿弯路。但不要以为书中全是金玉良言、字字珠玑,更不可奉为“宝典”、“圣经”,以为一册在手便可以从容应对现实中的所有困难,从此,爱情事业游刃有余,为人处世八面玲珑,应对商海从容不迫,官场风云尽在掌握,走遍天下无敌手了。这些书能管得了一时就不错了,怎么可能管得了长远呢?特别是有些励志书,摆出一付“过来人”的姿态,故作深沉,居高临下,纸上谈兵,填鸭式的灌输,可其中所谓的“理论”不过是美好的“理想”和“一厢情愿”,总是漂浮在半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更缺少真知灼见,甚至东拼西凑、信手“粘”来。人生中本来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这样那样的问题,就算你遇到的那个问题和书里说的如出一辙,其实细辨起来,又因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不同、遇到的人不同、心境不同,处理起来自然也无法照猫画虎,按图索骥,又怎么会有什么“公理”、“法则”,甚至是“公式”?困难最终不是靠文字来解决,还得要靠你的智慧、你的修为、你的涵养这些内在的东西。

  那么,智慧、修为、涵养从哪里来?

  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培根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这说的都是读书的功用。不过,读书可是一个慢功夫,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回报,不可能放下一本书,你立刻就拥有了智慧、有了修为、有了涵养,你就能心明眼亮,就能成为完善的人。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块玉,那么读书的过程就像是“养玉”的过程。要想让玉温润,你就总要戴着玉,让你的温度日复一日地滋润着玉。读书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在长期浸染和熏陶的过程中,使我们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因此,就算是拿功利主义来衡量,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讲,读书也是一份最宝贵的长远投资。

相关文章

  • 忆江南
    忆江南

    昨晚和阿浩谈起诸多童年记忆,不知不觉眼前浮现一片油菜花海,黄灿灿,一眼望不到头,连空气都带着甜香。微风阵阵,将我们手中的风筝带上了蓝天,如果放风筝累了,就拿个石块,将风筝线压住...

    2020-11-24 16:27:00
  • 纵使寂寞开成海
    纵使寂寞开成海

    可不可以带着我的期望去旅行。对生的期望,生活的期望;对爱的期望,对爱人的期望。可不可以请你记得我曾经的疯狂。拾一朵落花捧在手中,在回春的时候埋到土里,它会不会长成我所期望...

    2020-11-24 16:27:00
  • 桐花纷飞时
    桐花纷飞时

    桐花纷飞时,看不见满地的雪白,却只见漫天的舞姿,清香沁入鼻孔,桐花春雨看不透,料峭寒意已经涌上心头。已是桐花纷飞时,却看不到曾经熟悉的身影,已是桐花纷飞时,却独自一人徘徊在小巷...

    2020-11-24 16:26:00
  • 留一瞬最美时光
    留一瞬最美时光

    悄悄的,时间从指间轻轻划走,从来舍不得留下半点痕迹;当参天的树木青翠成荫,斑驳的倒影下流露出点点滴滴的不舍;也许,曾经最为美好的景色终将镌刻在脑海中成为不朽的回忆,沁人的晨风...

    2020-11-24 16:26:00
  • 熘火中的女人
    熘火中的女人

    女人,即如水,又如花,走到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一提到“女人”这两个字眼,大都会用温柔、善良、美丽、贤淑,这些词语来写照。而我,则是一位外表柔弱,内心强大的女人。...

    2020-11-24 16:26:00
  • 九月的阳光
    九月的阳光

    九月的阳光,明媚、温暖。发黄了的草丛里的虫儿们感觉到了阳光的照射,感觉到了那光亮里的温度,感觉到了活力的回归,发出悠长,或短促的鸣叫。这些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的虫鸣,在草丛里,树...

    2020-10-24 19:56:00
  • 秋雨敲打着我的窗
    秋雨敲打着我的窗

    秋天的雨,倏忽来,倏忽去。雨点挺大,敲打在厨房的窗上,乒乒乓,乒乒乓,像打击乐,更像心跳。一边听手机音乐,一边做我喜欢的茄饼。金黄的茄饼出锅的时候,下雨了。“秋雨不过沟,哪里...

    2020-10-24 19:56:00
  • 懂

    总有一种奢求,期望一朝顿悟,将那七情六欲抛得干净。可一路走来总是有说不清的问题,想不通的道理,犯不完的过错。自呱呱坠地,被冠以姓名,置以身份,负以责任,何其疑惑?究竟从哪一刻起我...

    2020-10-24 19:56:00
  • 诗如秋叶
    诗如秋叶

    一转身,看见了秋的样子。躲藏在叶子背后,隐隐变了脸色。在一个空间里看一首诗“恋雨却怕湿绣衣,惜花偏折花枝低,怜蝶反扑蝶落地,喜奴叫奴心何依?”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020-10-24 19:56:00
  • 文学漫谈
    文学漫谈

    词本就是古代的流行音乐。但是真的很流行么,比如井水之处尽歌柳词,可能是吧,听杨雨讲纳兰词也说纳兰词和柳词一般也是人人歌诵,倒也是理解为传播很广而已。然而很多人读的根本就...

    2020-10-24 19:56:00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