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从西子湖畔到乡野大地:美丽中国2022年度行动誌闭幕(2)

2022-08-31 作者:艺术中国 围观 : 689 次 评论

今年,中国美术学院的牟森教授把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改编成了戏剧,目前正在全国巡演。高世名谈到:“在今天,这本剧显得很重要,因为在这个大数据、社交媒体、网红、键盘侠的世界,莫言笔下的那个红高粱家族,有着一种奇特的吸引力。剧中人物的生命故事,伟大而又微薄、悲凉而又壮丽、魂莽而有伎凉。对于当代社会,它有着独特的地位。我们可能在今天缺了一种东西,在高密东北乡的文学世界里存在的一个东西。”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作家李敬泽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认为,如今我们面对的田野,并不是自然生态意义的田野,而是现代进程发展中的田野,巨变中的田野,成为我们很大的认知和书写的困难。作为文学工作者,应该以一个行动的实践的主体去介入田野,不仅仅是个观看者,不仅仅是个思考者。所以某种意义上讲,今天关于田野志的论坛是能够为我们敞开书写的空间,使得我们的作家如何恢复自己,或者建立自己,作为一个行动者投入社会实践,进入真正的社会空间,并且在其中找到自己位置和书写的态度。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邱华栋

作家邱华栋在论坛中介绍了他的写作经历,年轻时作为天山之子去写一座山,每一次翻过祁连山的余脉,看见了满山的油菜花在眼前无尽地展现,会觉得这种自然在心中,伴随着自己青春期后期强烈的记忆,这种风景,这种田野,刻在他生命的经验里。现在以新北京人的角色去写一座城,他说:“这是一种对美丽中国强大的一个回应,而且有行动能力。无论我写了一座城也好,还是要写一座山也好,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文学家,将以我们的行动写出美丽中国。”

《十月》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

最后,《十月》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老师做了论坛总结,美丽中国的田野里应该包含那些沉默的无声的所有的人,都应该把它加入到行动的计划里来。今天应该是一个小小的,关于文学和艺术,书写美丽中国的共同体。有了这个共同体,大家可以从这一个小圈子出发,然后再走到千千万万的人的心里,让每一个人在美丽中国都不再孤独。

“美丽中国研究院年度行动誌”系列学术活动得到了各大主流媒体的支持。尤其得到了联合主办方“澎湃新闻”的大力宣传,澎湃APP开机屏重点推荐并全程直播,“美丽中国年度行动誌”专题全网覆盖人群超过一亿。平台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逾300万。活动现场,澎湃新闻政务中心副总经理姬云涛代表澎湃做了发言,他表示希望在未来能和美丽中国研究院有更好的合作,共同为建设中国美丽贡献出艺术力量和绿色方案。

嘉宾合影

活动为美丽中国年度行动誌画上了圆满的句点。美丽中国研究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带着对美丽中国的希望重新出发,吹向新一季的远方!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