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之间
2020-03-06 作者:一米阳光 围观 : 1187 次 评论
回城后,老陶逢人介绍说,江师傅与他是50年的战友。其实他们的关系并不和谐,更不用侈谈亲密。充其量磕磕碰碰在农场共居一室,生活了三年多,仅此而已。其他几十年,各人都有自已的生活舞台和人生轨迹,基本上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井水不犯河水。
老陶仰仗通中毕业,与人们对名校的迷信,恃才自傲,目空一切,压根儿瞧不起江师傅这样的凡夫俗子。
此人自命清高,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农场除了下地劳动,一天到晚书不离手,说他“嗜书如命”,一点都不过分。平时沉默寡言,不拘言笑,与大伙儿“玩深沉”。
老陶虽然和江师傅同龄,但两人个性迥异,形同水火。江师傅为人忠厚,与世无争,性情温和;老陶脾气暴戾,桀骜不驯,玩世不恭,仗着人高马大,虎背熊腰,动辄上演“全武行”。所以,对农场男生具有一定威慑力,确是不争的事实。
老陶胳膊伸出来也比江师傅腿都粗,江师傅与老陶说话,不得不小心翼翼,相处保持一定的距离,免得招致飞来横祸,遭受皮肉之苦。
即使这样,也是百密一疏,未能幸免,到农场一个礼拜,有位住在隔壁的金小根,思家过甚,突发臆病。手舞足蹈,喜怒无常,鬼哭狼嚎,闹得鸡飞狗跳、四邻日夜不安,无法睡眠。
为了安慰他,一个女知青满足了他索取玉照的荒唐要求,当时不知深浅的江师傅,冷嘲热讽了那女生几句,没想到晚上在寝室里,却遭到老陶的奚落挖苦。
江师傅也不知道回了他一句什么话,老陶恼羞成怒,一时性起,对着他的面孔就狠狠掌掴了一个耳光,直打得江师傅两眼冒金星,脸颊热辣辣的疼,耳朵里除了嗡嗡作响,什么也听不见。
这是老陶对他唯一的动武记录,但从此,“惹不起,躲得起”,江师傅便与老陶产生隔阂,疏于往来。
有一次,同寝室的老杭托江师傅将脱下衣服捎回去,谁知放在衣服的皮夹子不翼而飞。老陶不仅兴灾乐祸,而且,乘人之危,扼井下石。惟恐天下不乱!
一口咬定江师傅有偷窃嫌疑,还耀威扬威地将手关节扳得“格格”作响,对他进行逼供信。
当时“不堪一击”的江师傅,面对老陶武力威胁,无论他的“铁砂掌” ,还是“螳螂拳” ,也不知道那里来的勇气,毫不胆怯畏惧,理直气壮竭力为自已辩护,因为这涉及到维护江师傅视同生命的名誉!
最后,皮夹子被宋红军拾到,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江师傅才从冤案中洗刷罪名,否则,他这辈子跳到黄河里也洗不尽!
有人说老陶工于心计,处世圆滑。其实,他对“铁哥儿”挺讲义气,甘愿两肋插刀,仗义疏财,无怨无悔。
听说前年朋友的老父不幸病逝,从入殓、火花到安葬,以及安排饭店,接客酬宾,都一手操办。他忙里忙外,任劳任怨,很是卖力,人们也是有目共睹。
不过,你要让他欣赏有加,成为至爱亲朋,才会受到如此礼遇。否则,你就是才高八斗,满腹经伦,也会被他贬得一文不值,不是背后吐嘈丑化,就是恣意抵毁,而且言语尖刻。总之,是难乎其难。
江师傅从下乡到现在,与老陶相识有半个世纪,从来没有损害过他的切身利益。相反,看在一起下乡战天斗地,一起经历风雨同甘共苦的面上,江师傅还不辞辛劳义务帮他装过电视机、收音机,当然,老陶也踏黄鱼车,帮江师傅搬过家。
但是,老陶从来没有改变对江师傅的歧视轻蔑和成见,为其说过一句公道话。相反, 一有合适机会总去挤兑、丑化他。
虽然同居一城,江师傅总是千方百计像避克星一般躲避他,避免发生冲突。
可江城就这么大,正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人怕什么,来什么。
一次江师傅上报社,还是遇见了这个如影随形的克星 。老陶连叫了几声,江师傅装着没听见,后来,他干脆大声直呼其名,不得已,江师傅才应付了几句 。其实,他俩已有近30多年没有交往!
某年,江师傅与上海仪表厂的厂长一同回南通,办理续聘手续。吃饭时间,恰巧在南大街遇到他尊家,江师傅想做个顺水人情,邀请他一起用餐,他也不拒绝,欣然赴宴。
酒酣饭饱之际,老陶自告奋勇提出到收银台,退酒瓶。酒瓶退了,谁知钱却一声不响进了他的腰包。钱虽不多,却给上海客人留下了不佳的印象。
老陶仰仗通中毕业,与人们对名校的迷信,恃才自傲,目空一切,压根儿瞧不起江师傅这样的凡夫俗子。
此人自命清高,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农场除了下地劳动,一天到晚书不离手,说他“嗜书如命”,一点都不过分。平时沉默寡言,不拘言笑,与大伙儿“玩深沉”。
老陶虽然和江师傅同龄,但两人个性迥异,形同水火。江师傅为人忠厚,与世无争,性情温和;老陶脾气暴戾,桀骜不驯,玩世不恭,仗着人高马大,虎背熊腰,动辄上演“全武行”。所以,对农场男生具有一定威慑力,确是不争的事实。
老陶胳膊伸出来也比江师傅腿都粗,江师傅与老陶说话,不得不小心翼翼,相处保持一定的距离,免得招致飞来横祸,遭受皮肉之苦。
即使这样,也是百密一疏,未能幸免,到农场一个礼拜,有位住在隔壁的金小根,思家过甚,突发臆病。手舞足蹈,喜怒无常,鬼哭狼嚎,闹得鸡飞狗跳、四邻日夜不安,无法睡眠。
为了安慰他,一个女知青满足了他索取玉照的荒唐要求,当时不知深浅的江师傅,冷嘲热讽了那女生几句,没想到晚上在寝室里,却遭到老陶的奚落挖苦。
江师傅也不知道回了他一句什么话,老陶恼羞成怒,一时性起,对着他的面孔就狠狠掌掴了一个耳光,直打得江师傅两眼冒金星,脸颊热辣辣的疼,耳朵里除了嗡嗡作响,什么也听不见。
这是老陶对他唯一的动武记录,但从此,“惹不起,躲得起”,江师傅便与老陶产生隔阂,疏于往来。
有一次,同寝室的老杭托江师傅将脱下衣服捎回去,谁知放在衣服的皮夹子不翼而飞。老陶不仅兴灾乐祸,而且,乘人之危,扼井下石。惟恐天下不乱!
一口咬定江师傅有偷窃嫌疑,还耀威扬威地将手关节扳得“格格”作响,对他进行逼供信。
当时“不堪一击”的江师傅,面对老陶武力威胁,无论他的“铁砂掌” ,还是“螳螂拳” ,也不知道那里来的勇气,毫不胆怯畏惧,理直气壮竭力为自已辩护,因为这涉及到维护江师傅视同生命的名誉!
最后,皮夹子被宋红军拾到,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江师傅才从冤案中洗刷罪名,否则,他这辈子跳到黄河里也洗不尽!
有人说老陶工于心计,处世圆滑。其实,他对“铁哥儿”挺讲义气,甘愿两肋插刀,仗义疏财,无怨无悔。
听说前年朋友的老父不幸病逝,从入殓、火花到安葬,以及安排饭店,接客酬宾,都一手操办。他忙里忙外,任劳任怨,很是卖力,人们也是有目共睹。
不过,你要让他欣赏有加,成为至爱亲朋,才会受到如此礼遇。否则,你就是才高八斗,满腹经伦,也会被他贬得一文不值,不是背后吐嘈丑化,就是恣意抵毁,而且言语尖刻。总之,是难乎其难。
江师傅从下乡到现在,与老陶相识有半个世纪,从来没有损害过他的切身利益。相反,看在一起下乡战天斗地,一起经历风雨同甘共苦的面上,江师傅还不辞辛劳义务帮他装过电视机、收音机,当然,老陶也踏黄鱼车,帮江师傅搬过家。
但是,老陶从来没有改变对江师傅的歧视轻蔑和成见,为其说过一句公道话。相反, 一有合适机会总去挤兑、丑化他。
虽然同居一城,江师傅总是千方百计像避克星一般躲避他,避免发生冲突。
可江城就这么大,正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人怕什么,来什么。
一次江师傅上报社,还是遇见了这个如影随形的克星 。老陶连叫了几声,江师傅装着没听见,后来,他干脆大声直呼其名,不得已,江师傅才应付了几句 。其实,他俩已有近30多年没有交往!
某年,江师傅与上海仪表厂的厂长一同回南通,办理续聘手续。吃饭时间,恰巧在南大街遇到他尊家,江师傅想做个顺水人情,邀请他一起用餐,他也不拒绝,欣然赴宴。
酒酣饭饱之际,老陶自告奋勇提出到收银台,退酒瓶。酒瓶退了,谁知钱却一声不响进了他的腰包。钱虽不多,却给上海客人留下了不佳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