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王仁华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3)
展览现场
比如在《暗香浮动》中,女子那淡褐色的手与足几近于背景,但她的脸却施着化妆的粉末,眼角还有明艳的桃粉。《剪花娘子》中则将这种平涂法则用到了极致,同时还能看到撞水撞粉所促成的偶然的肌理。她笔下的人物,既有着确定的形体和边界,又有着展露无遗的毛笔笔触与艺术家的精心安排,向观者们展示了何谓“亦真亦幻”。
展览现场
而在主题上,她巧妙地把时尚女性与中国传统戏剧的符号相连接,优雅地揭示着戏台上一位位主人公的“命运”。“戏妆人生”同样也是“亦真亦幻”的一种显现。王仁华非常喜欢戏曲。在中央美术学院求学期间,王仁华不仅得到了系统的指导,还开阔了眼界。她时常主动到戏曲舞台的幕后收集创作素材,与戏曲有关的一切事物都成为了她创作灵感的来源。比如《刀马旦》《花旦》《粉墨登场》等一系列作品,都体现了王仁华对戏曲与美术相结合的思考。在这些画作中,画中人物既沉湎于戏曲故事的角色,也用戏曲的装扮塑造着自我。尚辉认为,王仁华戏曲工笔人物画的魅力正是通过女性时尚元素的渲染与戏曲旦角身份形成的比对,产生了身在舞台、心在现实,或人在现实、心在舞台的某种时空交错感。
展览现场
无论是充满穿越感的独特用色,还是画布上的戏妆人生,都体现出王仁华对生命的感悟和自我的剖析。她说,“我努力地尝试着第一份感动,横涂竖抹的是从心灵中来,又回到心灵中去的那种精神体验,我愿真诚地表达我生命夷汪洋恣肆的美”,而这种美,一定是亦真又亦幻的。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2日。
关于艺术家:
王仁华,安徽合肥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理事、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安徽省民盟书画院院长、安徽省文史馆馆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作品《庭院深深》获“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银奖(澳大利亚)(北京)
2005年作品《似水似风似云》获“中国美术家协会百家金陵中国画展”金奖(南京)
2017年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参展作品《古灯今照》(北京)
2019年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参展作品《异彩纷呈》(北京)
2019年作品《剪花娘子》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部分作品展示:
哀怨不向红烛烧-131.6×66cm-纸本水墨-2012年
暗香浮动-195X93cm-纸本水墨-2006年
灯语-139.5×69.5cm-纸本水墨-2007年
粉墨春秋-235.5×92cm-纸本水墨-2005年
粉墨登场-218X75cm-纸本水墨-2010年
粉墨徽班—221.4×98.1cm-纸本水墨-2012年
古灯今照-138×73.2cm-纸本水墨-2016年
红颜-48×35cm-纸本水墨-2008年 (2)
红颜-48×35cm-纸本水墨-2008年
徽班进京-364x408cm-纸本水墨-2013年
窥探-136X33cm-纸本水墨-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