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王仁华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 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策展人在致辞中说,王仁华作品中突出的现实女性形象表面上是一种符号性的组合,但更深层地体现出了在不同的时代下,工笔画语言人物形象以及审美情趣上所发生的重大转化。他相信这就是王仁华作品的艺术魅力。王仁华的作品里面有一种特殊的形态——王仁华在运用京剧亮相的眼神和手势之间形成的一种紧密的关系。她的作品总能够通过眼神和手势来揭示现实中的人和历史的一种关系。王仁华通过她感性的语言,回答了现实与传统所构成的关系。这是本次展览的意义所在。
著名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王仁华 致答谢词
著名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王仁华向到场的嘉宾表达了感谢。对于本次展览,她表示,在她的艺术生涯里,她喜欢把一个个故事画进来,希望能有让观者产生共鸣的东西。她要用行动和事实阐述真诚和美好,而非仅仅停留于色彩和技巧。她把许多想说的话倾吐在画里,愿每一个画中人携自己的生命故事抵达观者的内心。她愿真诚地呈现生命里汪洋恣肆的、亦真亦幻的美。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宣布展览开幕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对此次展览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并宣布正式开幕。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省中国画学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张松主持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担任学术策展人。展览位于中国美术馆一层3、5号展厅,共展出王仁华工笔人物画作品60余件,展现了王仁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工笔人物画方面30余年的辛勤探索中所建构的戏曲人物、民国女性与多元时空并置的民族文化艺术世界。
展厅现场
对于展览现场的主视觉设计,尚辉介绍道,为了增加观众的沉浸式看展体验,他们增加了徽派建筑柱子和柱式,这些元素从王仁华作品中提取出来,展现了王仁华自身现实生活的一角。他们在现场搭建了一个徽派建筑的戏台。王仁华此次展览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作品《徽班进京》就挂在戏台的正中间。
展览现场
从2000年王仁华的《窥探》获得“新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展”金奖开始,王仁华的画作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画中一位古典女子轻轻掀开帘子的一角向外张望,向往外界的美好,渴望自由,画面带有一丝苍凉感。画作构图看似简单,但很有韵味。她将古典与现代、个人与世界通过画作巧妙地连接起来,给大众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展览现场
王仁华是一位在神秘的画面中寻求自我价值的艺术家。人们常评价她的画作“虚拟”“戏剧”而又真诚。她在那些仿佛罩着面纱般的女子形象中将自己的心绪藏匿,却又能让人在观赏她的画作时,看到那画中人冰山一角下火热而炽烈燃烧的灵魂。
王仁华的画既写实又虚拟,在工笔的技法中,亦有写意的气质。为了打破工笔人物画的常规画法,她采用了肤色平涂的方式,将画中人物的肌肤与背景色相协调,并采用了诸如褐色、紫色、灰色等多种颜色,形成了不拘一格的色彩风格。常规的工笔人物画,往往让观者容易根据画中形象产生真实的联想,而王仁华独特的用色,却像是在提醒观者画作自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