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兔迎新春,古今中外名作里的兔给您拜年!
撰文_孟媛 李泽坤 付朗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你在小时候有没有听过这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呢?
小兔子有着长长的耳朵,软软的绒毛,圆滚滚的身材,可爱又活泼,让人无比喜爱。2023年的新春迎来了十二生肖中的兔年,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艺术家描绘下的小兔子都有怎样的表现呢?
叶茂台七号辽墓出土 竹雀双兔图 辽代 辽宁省博物馆藏
叶茂台七号辽墓出土的《竹雀双兔图》中有两只生动鲜活的野兔,在一丛双钩墨竹下方的草地上觅食。野兔的双耳贴身,神态放松,左侧的一只昂首望向上方的麻雀,右侧的一只埋头啃食草叶。野兔为酱麻色,腹部皮毛为白色,耳朵尖与背部有黑灰色,有学者认为这是东北兔的典型特征。在设色浓丽鲜艳的绘画中,以唐五代的绘画风格和技法与草原民族奔放粗犷的特点描绘了瑞兔与花鸟美景相伴的景象。
山西曲沃出土青铜兔尊 西周 山西博物院馆藏
西周兔尊出土于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8号墓。这一青铜器的器身为一匍匐在地的兔形,兔子的双耳也是向后并拢贴体,兔子的身体两侧分别刻有凸起的圆形纹饰,装饰有涡纹、斜角雷纹与勾连雷纹。兔子的身体为中空,仿佛有一个容器从上方垂直嵌入了兔身中,尊与兔融合为了一个整体,浑然天成,妙趣横生。
玉兔佩 西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除了青铜器外,商周时期的玉器也常为兔形。这两件玉兔雕刻的形象很相似,都是侧视扁平化的兔子。兔子有着圆眼长耳,肥硕的身体与短短的尾巴。在两片偏绿色的玉上分别以明刻线雕刻出兔子的身体轮廓以及细部,形象简洁质朴,分别穿一孔洞,可能曾用来系绳。
双兔饰件(3件) 元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兔的形象也与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息息相关,“嫦娥奔月”和“玉兔捣药”的故事广为流传。诗歌中也常以玉兔指代月亮,李白吟咏“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临”,韩琮写下“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中月亮上有兔与蟾蜍,在明代唐寅的画笔下嫦娥奔月怀抱玉兔,在象征王权的清代帝王龙袍上,兔也属十二章其一,代表月的纹饰上绣着月桂树下捣药的玉兔。
嫦娥玉兔菱花镜 唐 故宫博物院藏
以嫦娥玉兔为题材的还有这件八瓣菱花镜。在铜镜的背面正中有一龟形,四周分布着枝繁叶茂的桂树,手持“大吉”与托盘身姿飘逸的嫦娥,捣药的玉兔跳跃的蟾蜍以及一潭池水,周边还装饰着花卉、蝴蝶以及云纹。正是对于“嫦娥奔月”和“玉兔捣药”故事的描绘。
蟾宫玉兔图轴 明 陶成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
另一幅《蟾宫玉兔图》中将花鸟与青绿设色的全景式山水画相融合,只以一只墨竹下的白兔象征月亮。白兔的形象与上一幅画作中的相似,但所面向的方向相反。陶成以笔尖簇点,层层染色,再勾勒出兔子的绒毛,表现出了白兔的洁白与灵动,也展现出了画面的典雅工细和画家的高超绘画技艺。
绿色缎绣桂花玉兔金皮球花纹八月花神衣 清光绪 故宫博物院藏
兔的形象也与中秋节令相关。在中秋承应的二十出《草木衔恩》中,最后一出“共庆清秋呈艳舞”中八月花神与众花神同登仙楼。此件绿色缎绣桂花玉兔金皮球花纹衣即为戏中所穿的八月花神的专用衣。在绿色立领对襟阔袖衣上绣着中秋节令的主题白兔和桂花。在宝相花纹中或卧或立,或跑或跃的白兔惟妙惟肖。
三彩刻花兔纹小碟 辽 故宫博物院藏
兔的形象也常出现在瓷器上,伴随着历朝历代瓷器的发展衍变,被描绘在日用器皿如盘、碗、盆、碟中,也有的寓意“玉兔思乡”,以兔子的形象表达对故土的怀思。在辽代已有三彩刻花的兔纹小碟,在绿釉底上线刻出了一只在飞奔中回首遥望的黄釉兔子,旁边以线刻描绘出草叶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