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成空(2)
徐苏宜,《镜中窥暗》, 2021. 布面油画, 91 x 76 cm. ©徐苏宜,摄影:周希,致谢否画廊
《镜中窥暗》(2021)描绘了上下班高峰时期地铁一角——通勤的人被迫分享一个狭小的室内空间,一只只手紧握金属扶手,又要小心翼翼不与彼此碰触。徐苏宜挪用(appropriate)了霍珀1939年创作的油画《纽约电影院》,Instagram账号@subwayhands拍摄的地铁场景和纽约下城区的电影院Metrograph,将地铁画面置于纽约下城一个空无一人的影院,呈现出现代生活中的疏离。徐苏宜敏锐地捕捉到大都市居民在繁忙拥挤的城市中努力生活所经历的挫折和孤独,并温柔地描绘了隐藏于平静日常之下的暗涌。这张作品创作的开始时间是新冠疫情在纽约爆发不久后,纽约餐厅、剧院、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仍然有很多城市卫生相关的限制,居民也尚未重新适应拥挤的社交生活。一张Instagram上的照片在大屏幕上播放,影院的观众席上空无一人,此情此景也让观众思考疫情和科技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改变。
徐苏宜,《跪地青年的卸羽投降》,2022. 亚麻上油画,163 x 122 cm ©徐苏宜,摄影:周希,致谢否画廊
在另一张以达鲁阶梯为背景的画作《跪地青年的卸羽投降》(2022)中,徐苏宜将展开双翼的胜利女神替换为一个更为现代和晦涩的雕塑——比利时现代主义雕塑家乔治·明尼的《跪地青年》。胜利女神的双翼舒展,呈现了她从天而降、踏上获胜战船船头的情景,而跪地青年则四肢扭曲,紧紧环抱身体,面露忧色。徐苏宜说,用富凯的圣母玛利亚,和明尼的投降青年代替经典的希腊神像是对男性凝视的调侃:“如果约翰·柯林可以在高古轩的新作个展中描绘挤在优雅的古典建筑里的性感裸女,那我也可以画宏伟的美术馆大厅里一个受苦的男人。”完成《贝拉多娜》和《跪地青年的卸羽投降》后,徐苏宜开始迎接新的挑战,为了“激活画布上的每一个空间”,她想摆脱对人像的执着。《赭石研究》(2022)和《紫色研究》(2022)是两幅专注于室内本身的亚麻上油画小品。徐苏宜不厌其烦地绘制建筑的每一块砖石肌理,使其富有颜色和质感的微妙变化。而观看作品的很多观众向她反映:“这些建筑仿佛有一种肉身般的存在。”
《贝拉多娜》,《赭石研究》和《紫色研究》在“徐苏宜:物化成空“展览现场” ©徐苏宜,摄影:周希,致谢否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