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一个世纪前,意大利人曾这样畅想“未来派的宇宙”

2022-09-19 作者:台馨遥 围观 : 636 次 评论

展览现场

人类一路走来,从未停止对未来的想象。不同时空、不同国度、不同的生产力条件和水平,“宇宙”和“未来”的面貌在不断更迭。展览以两次世界大战战间期的重要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世纪前意大利未来主义创作的丰富本质,以及未来主义者畅想和创造的“多元宇宙”。

马里内蒂与《未来主义宣言》

在艺术史通史类教材或读本中,当作者的笔触进入现代艺术的部分时,有关意大利未来主义的介绍常常与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等一起,有时仅能占据书中几个小段落的篇幅。但对以视觉文化著称的意大利来说,未来主义对意大利文化艺术世界影响力的贡献却是举足轻重的。

《不被理解的诗人》,布鲁诺·穆纳里,纸本综合媒材,27.8×21.8cm,1933年

让我们一起看看,马里内蒂在《未来主义宣言》中都说了些什么:

我们认为,宏伟的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美——速度之美,从而变得丰富多姿。一辆赛车的外壳上装饰着粗大的管子,像恶狠狠地张嘴哈气的蛇……。一辆汽车吼叫着,就像踏在机关枪上奔跑,它们比萨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塑像更美。

 时间和空间已于昨天死亡。我们已经生活在绝对之中,因为我们已经创造了无处不在的,永不停息的速度。

从未见过哪一幅旧画不是代表艺术家被扭曲的梦想?艺术家偿费尽心机也无法逾越重重障碍,安全表达出自己的意图。

意大利充当一个旧货市场的时期已经太长了。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我们只摘取了《宣言》的部分内容。在策展人苏丹看来,这份宣言的内容尽管大胆叛逆,却直指当时意大利文化艺术界的核心时弊,直击人心,事实上,意大利文化艺术界在当时确实也感受到了一种危机。未来主义的出现,犹如一场革命,为意大利文化艺术的未来寻找到一条可能的出路。

飞翔、机械与速度之美

在展览开篇的三个主题展区——“征服天空”“未来主义宣言”“能源”中,通过一系列绘画、平面设计、拼贴、摄影,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未来主义艺术家们对飞翔、速度、机械、告别旧艺术迎接新形式的倡导与歌颂。

飞机使人类渴望飞翔的梦想成真,石油为人类高速驶向未来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料,肾上腺素的快感将速度、激情与美感相连。

《飞越芝加哥》,阿尔弗雷多·高罗·安布罗西,木板油画,98×127cm,1933年

马里内蒂认为,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时空观念,旧的文化已失去价值,美学观念也大大改变了,能够引领未来艺术发展的思潮,当属“未来主义”。

《极速有轨电车》,维吉里奥·马奇,纸本墨水、铅笔,26cm×45cm,1919年

《rRrR》(飞机的噪音)布鲁诺·穆纳里,彩色纸、墨水拼贴画,40×30cm,1927c

未来主义的传播与中国

不仅在欧洲大陆,未来主义也以宣言、杂志和评论等全球化的传播方式与中国建立了某种间接联系。无论这种联系是否直接,未来主义都为实验艺术和构建文化交流模式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这些模式在当今的平面设计和广告等领域影响十分普遍。

未来主义在意大利乃至全球实践传播对中国亦具有启示意义。策展人苏丹认为,未来主义为我们看待意大利的文化艺术创造了一种新的观看视角和历史。它以宣言的形式开篇,最终落地和着眼于视觉艺术领域,开出了缤纷绚烂的花朵。

《格巴尼牌美丽国家奶酪广告》,R·F·皮奎洛,纸本彩色平版印刷,200×140cm,1932年

展览现场

“领域渗透:艺术与工业+几何纹织物”“意大利鸡尾酒与食品”“运动中的身体”等展区展现了这种实践的成果。苏丹认为,在当代中国处于文化繁荣和技术驱动的快速发展背景下,这一实践的思维和路径或许有助于促进人们反思开创期的现代欧洲文化与现代中国文化之间的关联。

 1 2  尾页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