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西方木刻版画六百年,不止有丢勒的《犀牛》(2)

2022-08-22 作者:李莞潸 围观 : 730 次 评论

“渔夫、骑兵与意大利景观”,英国18世纪木刻版画艺术家约翰·杰克逊(John Baptist Jackson,1701-1760)翻版自意大利巴洛克画家马可·里奇(Marco Ricci,1676-1730),1744

“古早”时代的很多木刻版画都属于“复制版画”,再现+复制名作是它的主要功能。由艺术家充分发挥艺术创造性的“创作版画”,要等到19世纪才成为真·主流。

“白雪公主”*,KasparErhardtOertel(1840-1885)翻版自路德维希·里希特(Ludwig Richter,1803-1881),1860

1867年,日本艺术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吸引到了西方世界的注意,浮世绘影响到了卡米耶·毕沙罗、马奈、高更和梵高等一大批欧洲艺术家。东方风情、源自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象征主义、新艺术运动(Jugendstil)……木刻艺术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强势复兴,大踏步迈向新世纪。

“懒惰”*,费利克斯·瓦洛东(Félix Vallotton,1865-1925,瑞士/法国籍纳比派画家、版画家,现代木刻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1896

“吻”,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挪威画家),1902

“镜子”*,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1907

20世纪之交,桥社(Die Brücke)创始人基尔希纳、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埃里希·黑克尔等表现主义艺术家开始重新审视古典时期的木刻版画,从原始而质朴的风格中探索木刻版画新的可能性。

卡尔·施米特·罗特卢夫(Karl Schmidt-Rottluff,1884-1976,德国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家,桥社创始人之一),左图:“镜子前的女孩”,1914;右图*:“伟大的先知”,1919

 

凯绥·柯勒惠支 (Käthe Kollwitz,1867-1945,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和雕塑家,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父母”(为纪念死于一战战场的儿子所作),上:木刻版画,1922;中:粉笔石版画,1920;下:雕塑,1932

“鹿”*(21/50),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德国艺术家),1973/74(印刷)

“无题”*(自画像,79/200),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Francesco Clemente,*1952,当代超前卫艺术最具代表艺术家之一,意大利新表现主义核心人物),1984

 

“草丛 I”*(Graser I,13/27),弗朗茨·盖尔驰(Franz Gertsch,*1930,瑞士超写实主义画家,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1999/2000

 

“木床”(Woodbeds),埃斯特·弗莱克纳(Ester Fleckner,*1983,丹麦视觉艺术家),2020

(作者:李宛潸,本文配图除特别标注外,均为展览现场用图,*星标为作者翻拍)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