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奈良美智:我愿世界和平

2022-08-25 作者:Azzurra 围观 : 748 次 评论

图片来源:奈良美智的Twitter

图片来源:@flattoya Twitter

近日,奈良美智在其社交媒体发布了正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町为小朋友开展绘画工作坊的动态,在当地举办的七夕节活动上,他写下一个愿望“世界和平”。

1959年12月5日,奈良美智生于日本青森县弘前市,1987年在爱知县立艺术大学(Aichi University of the Arts)获艺术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3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继续深造,并在科隆走上职业艺术家的道路。他以孩子和动物为创作对象,通过抵抗、反叛、安静、沉思等一系列复杂情感的表达,激发观众的自我反省与自由想象。除了绘画,奈良美智的创作还涉及雕塑、混合媒介装置和摄影等。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奈良美智的展览在欧洲、美国、日本及亚洲多地举办,作品被大英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馆、东京森美术馆等多家博物馆、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二战”期间,美国盟军将奈良美智家附近的日军地盘改造为空军基地,收听来自基地的午夜远东广播节目是奈良美智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广播里的越战新闻和来自美国的摇滚和民谣,充斥着过去与当下并存的战争符号。奈良美智在自传《小星星通信》里写:“当时正值越南战争,美国年轻大兵兴起反战思想,反战化为音乐和文学,渡海传到日本,年轻世代劲声疾呼‘LOVE & PEACE’(爱与和平)……在此期间,年轻人反战的思想让摇滚乐原本就具备的‘年轻人的愤怒’力量更加强烈,而孕育出许多的摇滚名曲。当时我只是中学生,但是我的心却是跟着摇动的。”除了反战情绪之外,通过这些愤怒的青年歌曲,奈良美智还建立了一种强烈的道德信念,即基于他的生活经验,始终追求“真实”的东西。

装置《生命之泉》(Fountain of Life) 2001年

始创于2001年的装置《生命之泉》(Fountain of Life),是奈良美智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白色的大茶杯中,堆叠的女孩头部似乎在哭泣,光滑洁白的表面传达出宁静,象征眼泪的流水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泉隐喻苦与乐并存的人生。

无题手稿 2002

无题手稿 1988-2019 

2002年,应《FOIL》创刊号特集“不要战争”邀稿,奈良美智前往阿富汗,他的纸本创作,以更锐利的色调和更大胆的尺度展示了死亡和暴力的普遍性。部分作品在此次余德耀美术展展览中“纸上作品2000-2005”展区展示。在“无题手稿1988-2019年”的玻璃展柜,亦不难发现他带着和平标志的手稿。

《橙剂》2006 ©Yoshitomo Nara

2005年,日本广岛原爆六十周年,奈良美智创作了《行踪不明-女孩遇见男孩》(Missing in Action-Girl Meets Boy),小女孩右眼的红色火焰影射着1945年8月6日投放在广岛上空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该作品收藏于广岛市现代美术馆。次年,他取材美国在越战中使用的化学武器延续了其战争主题,创作了《橙剂》(Agent Orange)。

余德耀美术馆“奈良美智雕塑公园”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福岛核泄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奈良美智的居住地栃木县距离福岛核电站只有一百多公里,受灾场所就在他从居住地往返老家青森县的路上。他在自传文章《半生》中写:“我完全无法画画。震灾后比起如何创作,我想的是自己能做点什么?不是身为一个艺术家,我脑子想的全部是身为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这一年,奈良美智回到母校爱知县立艺术大学参加驻留项目,他申请到雕塑科,不再使用颜料与画笔,而是直接用双手跟泥土块搏斗般进行创作。

奈良美智著作与作品 @余德耀美术馆“奈良美智雕塑公园”

2012年,奈良美智在横滨美术馆举办个展《奈良美智:有点像你,有点像我》(Yoshitomo Nara:a bit like you and me),展示了他在爱知县立艺术大学创作的青铜塑像。在采访中,奈良美智说:“在经历了大地震后,我认识到也许作品应该要更单纯直接地存在于日常中。与过去透过作品来表现‘当下’不同,我希望过世之后,作品是透过观者来表现‘那时候的当下’。”

 1 2  尾页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