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温暖着我的文学人生
2020-03-06 来源:美文阅读网 围观 : 1091 次 评论

刚下了第一个蛋的小母鸡,虽然鸡蛋个头不大,蛋壳上还粘着几缕血丝,但小母鸡盛气凌人地昂首高歌,“咯咯哒——咯咯哒——”,一会儿飞上草垛,一会儿蹦上屋檐,一会儿跳上墙头,飞着、蹦着、跳着,一不小心,把一盆还没晒好的面酱登歪了,瓷盆子摔坏了,面酱淌了一地。主人气愤地骂道:下了个蛋还不如山楂大,逞什么能!见自己惹了祸,又挨了主人骂,小母鸡瞬间收敛了许多,随之跟着老母鸡们一起到粪堆上找食吃去了。渐渐地,那高亢嘹亮的“咯咯哒——”也偃旗息鼓了。
当时我显摆得不亚于这只小母鸡。又是上电视,又是登报纸,又是送书店,又是签名赠书……很是火了一阵子,也赢得了所谓“诗人”称谓。后来让我冷静下来的是父亲的一句话:“初中生的水平”。父亲的这句话,跟小母鸡的主人那句话基本是一个意思。
我最早接触到的文学书籍是父亲的三本藏书:《水浒传》《创业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传》(奥斯特洛夫斯基是《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一书的作者,也是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原型)。这三本书,分别代表了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我对父亲的敬畏来自于他的学识和威严,对他的话从来都是由衷地敬佩和绝对地服从,毫无委曲求全的意思。
自从父亲说了这句话,我只要一提笔就不知所措。
老话说得好,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想写出好文章,还是先读书吧。读什么?中外名著和古典文学。正好有一本买给上小学的儿子用的《儿童学诗》,便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我被这本册子里的古诗深深地吸引住了。由于是“儿童学诗”,所选都是四句的五绝和七绝,首首经典,篇篇易懂,明白如话,好记易背。都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本《儿童学诗》里的所有古诗几乎都是一幅幅迎面而来的画面。
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短短二十个字,却写得很传神、很形象、很生动、很明白如话。先是空山深林傍晚时分的清新幽静,接着笔锋陡然一转引出人语声。空谷传音更觉其空,人语之后愈添寂静。一幅斗方大的山水画跃然纸上。
再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寥寥数语,把个夜雨昼晴的春日晨晓描述得生动活泼。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辞藻的华丽和手法的绝妙,而在于它的韵味。又是一幅栩栩如生的斗方。
所谓诗画同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何尝不是一轴长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何尝不是一卷长诗?
后来,我买了大量的古典书籍,包括《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古文观止》、孔孟老庄、四大名著等等。由于一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的缘故,还特意买了一本文白对照版的《唐诗三本首》。
我没学写古诗词,因为我最钟爱的是散文。但我的散文里却揉进了古典诗词的神韵和画面感。
在《游春小雨》这篇小文里,我串珠似地直接引用了大量的诗句:
“听着听着,小雨就笑了。笑得春眠不觉晓笑得处处闻啼鸟,笑得迟日江山丽笑得春风花草香,笑得万树江边杏笑得新开一夜风,笑得故人西辞黄鹤楼笑得烟花三月下扬州,笑得两个黄鹂鸣翠柳笑得一行白鹭上青天,笑得可怜日暮嫣香落笑得嫁与东风不用媒……”
在《敲响季节之门》一文中,少了些直接的引用,多了些化整为零的嫁接:
“敲响春之门的那朵残梅,极谦虚地站在驿外断桥边,诵读春暖鸭先知的诗句,等待春雨赛香油的一刻。润如酥的天街小雨如期而至,为远嫁的女子吹响唢呐声声。那枝出墙的红杏,早已成了落红满地的新娘。悄悄地走来了细无声的好雨,很辛勤的做着润物的工作……遗憾的是少了一个叫陆游的观众,也许,他到断桥边寻那朵残梅去了?远处是遥看近却无的草色,眼前是依旧笑春风的桃花。但人面不知何处去了,只有香如故令人缱绻。”
上一篇:十四五岁孩子父母的困惑 下一篇:活得再苦再累也要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