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花谢了春红(3)
2020-03-06 作者:匿名 围观 : 1361 次 评论
同时,“泪”与“醉”这两个错叶仄韵叠句,在语气和语法上,都浓烈地加强了气氛凝重的色彩,既写出了美人被赵光义强幸后的哀艳神情,又突出了在这种无法奋争的屈辱状态下,只能浑浑噩噩以悲伤凄怜之貌按捺着连疼痛都不能叫出声的酸楚。随后“几时重”一句,又把时空拽回到过去的回忆中,设问从前的恩爱好日子,什么时候还能够重新回来吗?更是将极度的悲戚和悔恨情绪鲜明地反映出来,提升了苍凉、哀婉的程度,让读词的人更加“我见尤怜”。
末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与上阕“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乍一看像是两句对仗句,“无奈”一句是因,“自是”一句是果,其中上阕的“朝来”、“晚来”与下阕的“长恨”、“长东”两相比较,竟然在时间与事件上相互呼应,在情境与情感上相互对衬,更渲染了强烈的悲情场面,让人不忍猝睹。李煜在他传世不多的后期词作中,常常以流水记叙人生命运曲折多舛的浩叹,散见多篇词作中,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此句完全是“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前版)、“车如流水马如龙”(《望江南·多少恨》)、“流水落花春去也”(《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所有这些,无不显示出李煜“词学的造诣,空前绝后,用在填词上的精力,远超过用在治国上”(柏杨语)的悲剧色彩。
公元978年,尽管在狱中的李煜此时已经“沈腰潘鬓消磨”,北宋统治者无论从身心上还是从精神意志上都严重蹂躏、摧垮了他,但都还是没有放过他的生命。以李煜常常“追思往事,怀念故国,或思复国”的莫须有罪名,对他赐以“牵机药”鸩杀。至此,一代词帝果如“林花谢了春红”一般,从此烟消云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这阕“乌夜啼”,啼的是李煜短暂一生的家国情恨,千百年来,无论从文学修养还是从艺术价值上来评价这阕词,都深得人们的喜爱。最难能可贵的是,这阕词在填写的风格上,以短幅明快,节奏感强,且通晓自然、毫无扭捏粉饰、朴素易懂为特点,凭借高超凝练的三十六个字,浓缩了悔恨、怨痛、挣扎、沉闷、离情、追忆等诸多情感要素,在语言和结构上,也达到了收放开阖自然、表现淋漓尽致,获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对后世词路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或许,词帝李煜要是泉下有知后人如此喜爱他的词,也该稍舒愁怀、略感慰藉了吧!
文/塘泊湖(郁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