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2)
书是女人经久耐用的时装和化妆品,即便普通的衣着,素面朝天,走在花团锦簇浓妆艳抹的女人中间,读书的女人反而格外引人注目,那是气质、修养,是浑身流溢的书卷味。读书可以让你在每个场合妙语连珠,随机应变;读书可以让你面对世间纷扰从容应对;读书可以让你在杂乱无章的事件中迅速理出头绪,找到根源。人情市井、心理痕迹、历史渊源、政治脉络、天文地理,只要读进去了一定有机会用上。阅读让我们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如此之多精彩的人和故事,它是一种精神呼吸,使生命吐故纳新,承载着历史,承载着记忆,承载着岁月。
时光走得很远,走得很快,我们思念故人,被故人思念。过去的书,被置放在阁楼上,有天去找一篇写过的有关山水的文章,翻到厚厚的剪报本,凝望已失去墨香的文字,那段无法忘怀的岁月再一次泉涌眼前:退休的、去世的,失去联系的朋友们,活生生的如在眼前。写作和读书虽是不同的两个过程,但它们犹如形影相随的孪生兄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古诗充分印证了读书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那位几十年如一日清晨在管理区的街道上抡着扫把的石宝泉,采访那天,他家嫂子炒的土豆丝和新蒸的大馒头的香甜还在齿间缭绕;那位家里养了几十头奶牛从河南嫁过来的将豫剧《花木兰》唱的婉如只百灵鸟般百转千回的相貌清秀的姐姐;那位朴素真挚带着学生捕捉蝴蝶做标本的生物老师;那位憨厚实诚,始终笔耕不辍的从山东来的兄长;时年刚毕业可爱的小方老师,已经做了母亲,成长为非常优秀的语文教师;离开农场几十年还挂牵着农场的知青前辈;山河四区一位报道员老魏,人耿直且有才华。老魏患病临终前,将他刊发在报纸上的文字获得的最后一份稿酬拜托管理区的人员转交给他。春节领导去看他时,老魏说,我已经不需要钱,钱还是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四年的时间,走遍那里的土地;四年,仿佛是一百年,已融合进血液和生命中,注定这一生交织一起。那是我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去一块土地。那些阅读过的书籍就像一颗颗种子,生根发芽,在心里建起了一座花园,黑暗的低谷开满灿烂的蔷薇,再难的困境都能透出光亮。因为读书,有能力饱蘸真情记下这些陪伴过的真挚淳朴的人儿和世界。
世界上有三样东西别人抢不走:吃进肚子里的食物;藏进心中的梦想;读进脑袋里的书。读书,不一定能成为影响世界的伟人,但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人的容颜基于遗传难以改变,但精神可因阅读而蓬勃向上。青春之美短暂不可再生,而思想美、灵魂美会随着岁月的积淀绽放光华。有学生问,老师您童年看什么书呢?一时无语。遥想学生时代,到处借书。借到一本书后,兴奋地不分白天黑夜读,一边吃饭一边读,生怕让人抢了去。生存在喧嚣的尘寰里,跌宕起伏的生活让女人懂得坚强,一篇纯美干净的文字如同一首浸入心扉的高山流水或春江月夜,幸福的味儿、劲儿、神儿,当跳跃着的文字与女人的心灵碰撞后,灵魂就会拥有一颗明亮璀璨的珍珠,心情也会因此而饱满充实。岁月可以夺走一切,却夺不去读书那颗宽厚、智慧、纯真、善良而又傲娇的心。在与书相依相伴几十年的岁月里,年华在回眸中老去,当光阴把皱纹一寸寸地刻在肌肤之上时,当可以挣脱心灵的羁绊,独自任思绪在空中回旋飞舞时,突然看见时光的手,正慢慢送来一份叫“成长”的礼物,在流逝的岁月中学会接受和奋进。
(三)时代书香
知识女性因其丰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道德素养、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教育引领作用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读书的养成源自灵魂深处一种力量的召唤,这种力量使人即使身处逆境,也充满前进的力量,时时刻刻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心态。心态是个奇妙的东西,它会产生神奇的力量,促进反省和改变。
有人觉得读书是学生时代的事,现在读有点晚了。其实,一点都不晚,什么时候都不晚。连续在信访岗位工作25年的朱大姐,被国家信访局授予荣誉证书。这个为大姐自豪的时刻,情不自禁回忆起退休送别她的饭桌上,大姐从座位上站起,因为激动涨红的面颊折射着耀眼的光芒,她激动的唱起《北大荒经典句子人的歌》,大家一起跟着唱《北大荒人的歌》,工作的辛劳、彼此相濡以沫的理解,顷刻间化作了百感交集的泪水。这些可爱的同志,在彼此相处的历久弥新更替进步的岁月里,始终谦虚、善良、有礼、理性、克制,完美塑造展示了九三信访人的情怀和素质。因为读书,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始终拥有不变的情怀,激励自己永不懈怠,拥有一份向上达观的能量努力传递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