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7年的创作,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推出赵赵双展(2)
2023-03-13 作者:台馨遥 围观 : 647 次 评论
《弥留》,黄铜、不锈钢、黑铁、蓝色钢,86×55×1.2cm,2018
“一天”之所以漫长,也隐含了这样一种历史意味,在那些数千年的时空中,那些被后世视为珍宝和文明成就的器物,不仅承载了浪漫动人的美好故事,或是工匠和艺术家的史诗。它也包含了更为复杂的历史运动,一段文明的衰败,一个朝代对另一个朝代的征服,诸多技艺的消失的惋惜,某种艺术道德和精神的中断。这些种种历史的兴衰起伏,斗转星移,足以让我们感叹时空的转折,万物的恒长与无常,有时一天,确实比一年、一个世纪更漫长。
于是,“漫长的一天”对于赵赵而言并非是一种艺术风格,而是一种视角。和那些艺术中的答案相比,它的长短、浓淡和轻重,取决于创作者的生活、眼睛、心灵、个性和复杂的大脑,它比风格更多丰富,也创造了作品中截然不同的流速和密度。“漫长的一天”不是以历史学和社会学对赵赵7年创作线索的客观描述,或是科学史和技术史中,对工艺、材料、风格变迁的研究,而是关于艺术的奥秘,“上帝之手”如何造就这些“物”,它们由哪些灵感、念想、情绪和灵魂造就?漫长的一天中,是什么赏于艺术激情,又是什么使艺术家画的如此善良,开出夜晚的灵光,酝酿日夜劳动中饱含的情感?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多年来,他的一天,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生活,那是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努力而又精进的工作,做展览、编画册、做空间,却又过着隐居式的生活,在无聊和孤独中培养着乐趣,养信鸽、斗蛐蛐、系统性的研究茶和器物的收藏。
人生从来不是一场科学,一天总是很长,也很短。(崔灿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