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回顾展 | 专访M+副总监及总策展人郑道炼(2)

2023-01-12 作者:孟媛 围观 : 933 次 评论
这件作品连通博物馆大楼地面与地下三层楼深即20米左右的光庭,从上方垂挂至博物馆地下的“潜空间”(B2层)。草间弥生的这件作品匠心独运,充斥着建筑空间,就像是垂下的光束,也像是在建筑空间中所创作的绘画与雕塑作品,可以从建筑内的多个角度进行观赏。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其1976年的作品《神经的死亡》,这件早期作品也展出在了本次回顾展中。这件早期作品创作的灵感来源于70年代草间弥生正在遭受的精神抑郁,她在1977年回到日本自愿在精神疗养院接受治疗。因此在45年之后,草间弥生为M+新创作的这件作品显得更加得与众不同,这件作品有着更加巨大的体量,也有着更加丰富的色彩,并且洋溢着欢乐的氛围。走在这件作品周围,看到这些悬挂着的巨大的软雕塑,能够感受到作品带来的具有魔力般的体验,就像行走在童话森林中,也像是面前出现的非常友善的巨大怪兽。

《南瓜》(2022)于“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览现场,2022 年 摄影:郑乐天 M+,香港

 艺术中国:围绕草间弥生的回顾展,M+将开展哪些活动来帮助公众体验以及理解草间弥生的作品和艺术生涯?

 郑道炼:我们目前策划了一系列对话以及公众活动,11月12日开展第一天我们就推出了我和策展同事吉竹美香的对话活动,我们在对话中谈到了怎样进行展览策划和组织,并且还有对话揭示展览的策划步骤,也邀请了很多嘉宾来就草间弥生的展览以及作品进行对话,也有组织公众活动比如从草间弥生的画作中截取部分图案作为一次性纹身等。这些活动都能帮助公众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草间弥生的作品以及她的艺术生涯。在展览现场我们也制作了展签让观众可以扫码听取作品更加详细的信息,也可以另外听取三四十幅其它作品的介绍,这些作品介绍和往常一样用了中文、粤语以及英文三种语言。我们也在博物馆的官网上以及M+杂志上发布了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以及展览的相关信息。我们想要通过可以运用的一切方法去丰富和加深人们对于草间弥生的印象。

家庭日随玩现场:草间弥生的幻想游乐园 图片由 M+提供

 艺术中国:您觉得在当前后疫情的背景下,本次草间弥生的展览对于观众会有怎样的影响和启发?

 郑道炼: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能像草间弥生的艺术那样能够带来如此治愈人心的力量,因为这是草间弥生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的,她需要艺术实践来保护自己减轻精神疾病的痛苦。并且她非常想要和公众分享自己的艺术,因为她有着坚定的信念,认为自己的艺术和哲思对于公众和全人类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是极具价值的。她不仅坚信自己能取得专业领域内的成功,她还坚信艺术具有连结人心,治愈人心的力量。草间弥生作品中传达出的这些理念在后疫情时代非常重要,我们都已经非常累了,需要一些鼓励和激励。我们需要艺术来进行疗愈。

家庭日艺术工作坊:草间弥生的宇宙肖像 图片由M+提供

艺术中国:M+在未来有哪些发展和规划?

郑道炼:我们永不止步,一往无前。M+博物馆用了十年的时间进行准备才对外开放。其实十年的时间并不长,因为需要搭建博物馆的建筑,需要找寻博物馆的整个团队人员,需要整理博物馆的藏品,需要公众逐渐认识我们,因此我们用了十年。我们对于目前已经完成的工作非常自豪,但有些遗憾的是中国香港之前因为疫情封闭了一段时间,不过好在现在一切都在慢慢复苏了,但很多观众还是无法前来现场参观。因此,我们非常期待很快来自各地的观众都能前来M+博物馆。我们举办草间弥生的回顾展是为了中国香港的观众,为了中国大陆的观众,也为了亚洲的观众乃至世界的观众,希望展览在五月中旬结束之前,能够有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

”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览现场 摄影:Winnie Yeung @ Visual Voices 图片由 M+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