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艺术与大自然对话,曾以风景油画作为“马训班”毕业作品
杜鹏飞为谌北新家属谌河颁发捐赠证书
开幕式上,杜鹏飞为谌北新家属谌河颁发捐赠证书,感谢谌北新先生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赠《莫奈故居希尼威尔尼的睡莲池塘》等10件油画作品。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哲主持。
展览现场
谌北新先生成长于书香世家,对传统士夫的雅致文化浸润绵厚。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谈及“我读着《醉翁亭记》《桃花源记》之类的东西在巴山、蜀水中度过童年,一位外国老师不知怎么会察觉我的这一点点痕迹……就引导我和大自然对话。”这既是他以风景油画为毕生志业的缘由,也是我们理解他油画作品的一把钥匙,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遁世”“逍遥”“自在”思想的洗礼,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他的风景油画作品之中,令他的油画作品总是呈现出中西交融和自家气质。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共展出谌北新先生各时期代表性风景油画97幅,其中最早一件是他1957年在“马训班”的毕业创作,而最新的作品完成于2017年,整整跨越了一个甲子。展览分为“对风景画独立生命的敏悟”“自然原型与形式显现”“清逸雅健:形与色的交响”“须其自来,不以力构”四个单元。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策展人徐虹认为,谌北新的油画风景,正是从中国人对山川草木水流的喜爱之情,通过体察和探求,提炼出的独特艺术,它更符合现代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须其自然,不以力构”。
展览现场
展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展出,将持续至2023年3月26日。
谌北新
谌北新
1932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西南昌,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院荣誉理事、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任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研究院副院长、陕西油画学会会长等职。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后在北京、巴黎、艾因霍芬、台北、香港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2016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国家美术作品收藏捐赠奖励项目《须其自来——谌北新油画艺术展》。
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英国牛津大学美术馆等。
《涨潮》 谌北新 纸板油画 25×32cm 1973年
《雨过乌镇》 谌北新 纸板油画 33×41cm 1982年
《残雪》 谌北新 布面油画 45.8×45.8cm 20世纪80年代
《莫奈故居希尼威尔尼的睡莲池塘》 谌北新 布面油画 80×100cm 2012年 艺术家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关中土窑》 谌北新 布面油画 20×25cm 2007年
《马厩》 谌北新 布面油画 100×100cm 2010年
《废船》 谌北新 布面油画 66×60cm 2015年
《索诺玛之三》 谌北新 布面油画 20×25cm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