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亮相清华艺博 经典作品带来“永恒的温度”
展览现场
作为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此次展览展出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61件(套),分“毕加索”“消费文化——接纳与叛逆”“建构社会——介入与重构”“拓展语言——转换与发展”“构成边界——语境与隐喻”“记叙生活——现实与情感”“继承传统——经典与重塑”七个部分,系该系列捐赠作品在国内的约第30次展览,立体呈现了20世纪60至90年代的欧洲和美洲的艺术面貌。
展览现场
2020年12月,中国美术馆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启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馆校合作新篇章。此次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走进清华校园,也是双方通过藏品研究构建学术共同体、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举措。展览以“美育”为切入点,以作品和文献相结合的方式还原了一个时代的切片,并在此基础上向广大观众阐释这些作品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在现场采访中谈到:“艺术发展需要交流,需要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不断的交流,才能有新的创造。文化交流对艺术可以很好地起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相互启迪的作用。路德维希夫妇的收藏,涵盖了二十一世纪如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等大师们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富。中国美术馆在入藏之后,不断拿出来到全国各大城市,以及清华大学等高校来展览,这能让世界了解到中国是一个包容的国家,是一个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能够促进文化交流的国家,同时也能在世界上让人们了解到中国是一个文化在蓬勃发展的国家。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中国美术馆依靠自身馆藏,还能继续开展如此高质量的展览,这是不容易的。我们一直强调要尊重世界文化,尊重人民艺术创造,举办此次展览,也能够让中国人民能够更多地感受世界不同的文化,使人民在不同的文化比较中,感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据本价值所在”。
路德维希夫妇合影
部分展出作品:
西班牙 带鸟的步兵 巴勃罗•毕加索 1972年 布面油彩 146x114cm 中国美术馆藏
立体派的有柠檬的静物 罗伊•利希滕斯坦1975年 228.6×172.7cm 布面油彩
美国 向运动员致敬 罗伯特•库什纳 1977年 布面丙烯 267.97x435.61cm 中国美术馆藏
美国 沙发上的一对 拉尔夫•戈因斯 1969年 画布油彩 132x113cm 中国美术馆藏
美国 火车艺术II 老大(安东尼.克拉克)1985年 布面喷漆 213x458.6cm 中国美术馆藏
法国 吞火者 罗伯特•孔巴 1981年 纸面油彩 104x195cm 中国美术馆藏
德国 恐惧 康拉德•克拉普赫克 1971年 画布油彩 125x100cm 中国美术馆藏
德国 静物画:渔夫之死 马库斯•吕佩茨 1977-1978年 布面油彩及综合材料 190x245cm 中国美术馆藏
法国 国王的灰尘 第13号 让-米歇尔.阿尔贝罗拉 1988年 粉画 73x73cm 中国美术馆藏
德国 照管者 西格哈德•吉勒 1983年 综合材料 157x80x35cm 中国美术馆藏
俄罗斯 鸟 娜塔丽亚•伊戈列夫娜•涅斯捷罗娃 1988年 布面油画 140x150cm 中国美术馆藏
俄罗斯 我的女儿有一位漂亮的母亲 亚历山大•格里高利耶维奇•希特尼科夫 1980年 布面油彩 100x100cm 中国美术馆藏
罗马,静物 威廉•贝利 1976年 布面油彩 114x146cm 中国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