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WAVELENGTH五度携手北京时代美术馆,艺邀观众触碰“感知边缘”

2022-07-08 作者:艺术中国 围观 : 272 次 评论


展览现场

在展览中,参展艺术家以各自对世界的认知为出发点,以艺术操纵光与影、声与形,展现其心中的“感知边缘”,从“生命”“心灵”“物质”“世界”四个角度出发,营造基于现实而超越现实的艺术“现场”。作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艺术现场”的本质,而观众的感知则是环境中的关键要素。

《偏移XYZ》 Andreas  Lutz


《黎明合唱》 Stine Deja

在第一章节“生命”中,安德烈亚斯·卢茨、马雷奥·罗德里格斯、斯蒂恩·德亚,三位艺术家以自然生命为灵感,结合科技智能,用极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形式表现无形的生命力量。观众在这些关于“生命”的艺术现场中,可以阅读人工智能的行为语言,聆听未来生命的合唱,穿梭于计算机蚀刻的峡谷中,开启一段关于“新生命形式”的探索过程。《黎明合唱》选取电视这一商业化中的经典元素,并在每台电视上植入来自未来的人脸,使其成为承载新生命的婴儿车,周遭静止的水象征羊水,黄色灯光营造出温暖的氛围,于是这些新生命便在安适的空间中一同歌唱。


《潮汐#2》 Shirin Abedinirad

在“心灵”这一章节中,奥利维耶·哈希、SWINE工作室、希琳·阿布蒂尼拉德三组艺术家以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创造超现实景观。悬空的彩虹光路、飘浮的轻灵气泡、沙滩上的穿越之门……作品本身仿佛一系列融合多媒体和材料的艺术实验,创造提升感官的沉浸式冥想空间,将观众带入种特殊的心境。在这里,时间和空间似乎失去了其在客观世界中的本义,观众也将与自己的内心进行真诚的对话,获得重新审视心灵的机会。《潮汐#2》的灵感来源于伊朗著名诗人阿塔尔的诗作《百鸟朝凤》,坐落在沙滩中的每一扇木门对应诗中的一重神秘主义境界,木门内的镜子映照出观者的形象,旨在以此讲述人发现自己生命力量的过程。


《法式离场》 TADAOCERN

在展览的第三章节“物质”中,亚历克斯·钦内克、凯特琳·R·C·布朗&韦恩·加雷特、塔道·瑟恩三组艺术家以生活中日常可见的物质为切入点,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独具风格的艺术手法,在展览现场创造超越现实维度的奇异场景,将丰富的情感叙事与严谨的空间意识联系起来。在这一章节中,可以看到拉链在墙上拉开异次元空间、镜片如海浪般在空中泛起微光、倒悬的麦田野蛮生长。在《法式离场》中,艺术家将麦田倒置,赋予观众一种俯瞰的“上帝视角”,作品中的麦穗采集自北京顺义和上海崇明两地即将收获的麦田,它们代表着短暂的生命,作品讲述了离别和告别的状态,并提供给观众一个慢慢审视生命流逝的视角。


《升腾的黄色,上升的曲线,红色的回声》 Massimiliano Moro

展览海报(北京时代美术馆供图)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