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绢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2020-03-06 作者:匿名 围观 : 2462 次 评论
忆昔当时初见,花开紫陌,杨柳袅娜,王谢堂前的春燕将大汉太平熙和的气象带入寻常百姓家。那一日,未央宫殿前,妾心怀怯,两重心字罗衣,半卷珠帘半抱琵琶半掩面;君情缱绻,九五之尊威严,一堂朝臣一生姻缘一诏牵。
后来,长信宫里,耿耿秋灯伴着绵长的秋夜,阶前的更漏点点滴滴,滋长着深宫的凄凉,明如秋月的团扇带给我皎皎银辉,虽然明亮,实则透着刺骨的寒凉。翌日的清晨,金殿再开时,我的玉颜将会尚不及昭阳宫里寒鸦的颜色吧,因为它们尚且还带着你身上的味道啊,我的君王。
而今,昌陵的石人石马凝固成永恒,朔风吹过,松山的波涛滚滚,长信宫里,我日日洒扫园陵,礼佛诵经。这一日,我的桌案上依旧香烟缭绕,而我终究不堪对你绵延的思念,心肺再一次绞痛时,我知,我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我最后一次梳妆,九泉路上,期待能与你再次重逢。下一世,希望你不再是坐拥天下万民的君主,我亦不是位列六宫的婕妤,下一世,只盼琴瑟在御,岁月静好;只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意营营。
公元前48年,我出生于山西楼烦一户官宦人家。祖上斗子文曾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宰相,他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贤名。而我的父亲,越骑校尉班况在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后期,驰骋沙场,也曾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我是父亲的小女儿,自小成长在书香氤氲的家族环境中,知书达理,同时,我也具备诗词天赋,又极通音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少时,因出落得亭亭玉立,外表又十分可人,父亲便唤我“恬儿”。
生在侯门,很多人事或许早已是命中注定,无从选择更无从回避。就如我的三位兄长,无一不是沿袭父亲文韬武略、戎马生涯的老路:大哥班伯精通《诗》、《书》、《论语》等典籍,曾数次受先皇聘书出使匈奴,后因屡建奇功被封为定襄太守,他在定襄精选掾吏、收捕盗贼,定襄郡中的百姓都称赞他神明的治理。二哥班施,以他的博学多才而深受先皇器重,官拜谏大夫。三哥班稚,以他的正直自律而受到大家的赞赏,官拜延陵朗。入官为仕其实并非兄长们心中所愿,宦海浮沉、尔虞我诈,受尽了多少诟病,被多少明枪暗箭所伤才能走到最后呢?
侯门深似海,伴君如伴虎。表面上光耀门楣、风光无限,实际上朝风暮雨、危机四伏。我也曾想过,寄身山水,与所思所念的夫君恩爱白头,可又岂会如愿呢?我的家人视我如熠熠生辉的明珠,而我,肩负着他们的期望与侯门难逃的宿命,在这红颜多薄命的时代,我的命运终究如四散风中的蓬草,无从把握更无处寻觅。
时光一季一季流转,缈缈如青烟的岁月沉淀之后,我出落得愈发明丽动人,我的气质随着书香的沉淀也愈发雅致,我的芳名在远近王孙公子耳里遍传,而我的词赋又是极其动人的,他们都以偶然与我的邂逅或是以求得我的词赋手稿为荣。对于这一点,父亲与我均是不以为然,我甚至有些许惶恐,“花无百日好,人难百日红”,今日,他们可以如众星捧月般捧我,而明日呢?明日会如何?我隐约地感到,我所期盼的平和宁静的人生路途离我愈发的遥远了。
终究还是到了许嫁的年纪,父亲本想把我许配给一位身名才华俱佳的王侯公子,“只要不是深入宫门,为父心想,恬儿你的一生也不会占尽风雨。王侯夫人虽是不易,却也可保你安然一生。”对于父亲睿智的话语,我是理解的,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父亲终究还是一语成谶。在京都,我的雅名早已传到汉成帝的耳里,汉成帝对我已有纳妃之意。任凭父亲在帝王与朝臣之间如何的周旋,都已阻挡不住帝王迎我入宫的皇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帝王迎娶我的皇辇不可谓不风光。
那一日,母亲为我梳妆好满头青丝,嘱咐我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我不仅要顾及自己一宫一闱的事务,更要周全地处理与帝王和后妃事情,遇事切不可仅随自己心性,大意为之,慎思慎行方可保自己平安无事。我在青鸾镜里凝望着母亲双眸,母亲的心意我懂,不求尊荣与福贵,保得自身周全该是对关爱我的亲人最大的职责。
梳妆完毕,帝王的皇辇已到家门前,我从满堂侍者眼中看懂了此时凤冠霞帔、簪花扶髻的我是如何的明艳,我亦从宣旨公公的口中了解到帝王对我的渴盼与重视,一切看上去都是这么荣光体面,可这一切真会永久吗?我从父亲睿智的眼神中又一次看到了隐忧……然而,即便是有再多的疑惑,时间仍如青烟般弥散,路依然往前延伸。
后来,长信宫里,耿耿秋灯伴着绵长的秋夜,阶前的更漏点点滴滴,滋长着深宫的凄凉,明如秋月的团扇带给我皎皎银辉,虽然明亮,实则透着刺骨的寒凉。翌日的清晨,金殿再开时,我的玉颜将会尚不及昭阳宫里寒鸦的颜色吧,因为它们尚且还带着你身上的味道啊,我的君王。
而今,昌陵的石人石马凝固成永恒,朔风吹过,松山的波涛滚滚,长信宫里,我日日洒扫园陵,礼佛诵经。这一日,我的桌案上依旧香烟缭绕,而我终究不堪对你绵延的思念,心肺再一次绞痛时,我知,我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我最后一次梳妆,九泉路上,期待能与你再次重逢。下一世,希望你不再是坐拥天下万民的君主,我亦不是位列六宫的婕妤,下一世,只盼琴瑟在御,岁月静好;只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意营营。
公元前48年,我出生于山西楼烦一户官宦人家。祖上斗子文曾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宰相,他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贤名。而我的父亲,越骑校尉班况在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后期,驰骋沙场,也曾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我是父亲的小女儿,自小成长在书香氤氲的家族环境中,知书达理,同时,我也具备诗词天赋,又极通音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少时,因出落得亭亭玉立,外表又十分可人,父亲便唤我“恬儿”。
生在侯门,很多人事或许早已是命中注定,无从选择更无从回避。就如我的三位兄长,无一不是沿袭父亲文韬武略、戎马生涯的老路:大哥班伯精通《诗》、《书》、《论语》等典籍,曾数次受先皇聘书出使匈奴,后因屡建奇功被封为定襄太守,他在定襄精选掾吏、收捕盗贼,定襄郡中的百姓都称赞他神明的治理。二哥班施,以他的博学多才而深受先皇器重,官拜谏大夫。三哥班稚,以他的正直自律而受到大家的赞赏,官拜延陵朗。入官为仕其实并非兄长们心中所愿,宦海浮沉、尔虞我诈,受尽了多少诟病,被多少明枪暗箭所伤才能走到最后呢?
侯门深似海,伴君如伴虎。表面上光耀门楣、风光无限,实际上朝风暮雨、危机四伏。我也曾想过,寄身山水,与所思所念的夫君恩爱白头,可又岂会如愿呢?我的家人视我如熠熠生辉的明珠,而我,肩负着他们的期望与侯门难逃的宿命,在这红颜多薄命的时代,我的命运终究如四散风中的蓬草,无从把握更无处寻觅。
时光一季一季流转,缈缈如青烟的岁月沉淀之后,我出落得愈发明丽动人,我的气质随着书香的沉淀也愈发雅致,我的芳名在远近王孙公子耳里遍传,而我的词赋又是极其动人的,他们都以偶然与我的邂逅或是以求得我的词赋手稿为荣。对于这一点,父亲与我均是不以为然,我甚至有些许惶恐,“花无百日好,人难百日红”,今日,他们可以如众星捧月般捧我,而明日呢?明日会如何?我隐约地感到,我所期盼的平和宁静的人生路途离我愈发的遥远了。
终究还是到了许嫁的年纪,父亲本想把我许配给一位身名才华俱佳的王侯公子,“只要不是深入宫门,为父心想,恬儿你的一生也不会占尽风雨。王侯夫人虽是不易,却也可保你安然一生。”对于父亲睿智的话语,我是理解的,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父亲终究还是一语成谶。在京都,我的雅名早已传到汉成帝的耳里,汉成帝对我已有纳妃之意。任凭父亲在帝王与朝臣之间如何的周旋,都已阻挡不住帝王迎我入宫的皇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帝王迎娶我的皇辇不可谓不风光。
那一日,母亲为我梳妆好满头青丝,嘱咐我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我不仅要顾及自己一宫一闱的事务,更要周全地处理与帝王和后妃事情,遇事切不可仅随自己心性,大意为之,慎思慎行方可保自己平安无事。我在青鸾镜里凝望着母亲双眸,母亲的心意我懂,不求尊荣与福贵,保得自身周全该是对关爱我的亲人最大的职责。
梳妆完毕,帝王的皇辇已到家门前,我从满堂侍者眼中看懂了此时凤冠霞帔、簪花扶髻的我是如何的明艳,我亦从宣旨公公的口中了解到帝王对我的渴盼与重视,一切看上去都是这么荣光体面,可这一切真会永久吗?我从父亲睿智的眼神中又一次看到了隐忧……然而,即便是有再多的疑惑,时间仍如青烟般弥散,路依然往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