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绢荚笏中,恩情中道绝(2)
2020-03-06 作者:匿名 围观 : 2464 次 评论
辞别了家人,迎娶我的皇辇成了长安城里最动人的风景。多么风光,长安城里万人空巷,平民百姓只为一睹我此时的风华与容光,王孙公子只为再一次领略我雅致的气韵,妙龄少女更渴盼能有朝一日如我一般嫁入皇宫。透过轿辇上的绸纱,我凝望着大街上攒动的人群,在他们眼中,我该是最幸福的,从他们口中,我听到了褒扬与嘉奖,我亦听到了欣羡与渴慕……皇辇终于到了未央宫前,此时,汉成帝、王太后和许皇后早已在殿前等候多时,看到我的轿辇,汉成帝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走下朝堂,亲自为我掀起轿帘,并向轿内的我伸出手,希望扶我下轿,对于帝王突如其来的举动,我着实受惊,此前便听闻成帝重视女色,喜欢从民间充盈秀女入宫。而此次,我虽内心惊惧,但表面并没失了分寸,我知,君王此举已是怠慢了在座的太后与皇后,我更不敢就此握住成帝的手,在我抬头那一刹那,成帝与我目光交汇,他好像读懂了我眼神中的为难,急忙缩回了手,转身对朝堂的各位就刚才一幕,给予了解释:“朕因听闻班况有女,娴淑温婉,端行多才,而班况一家又着实于大汉有功,朕方才如此殷切。”语罢,成帝重新坐回朝堂之上。此时的我,方才敢踏出轿辇,款款步入朝堂觐见。
随后,王太后和许皇后都对我端规矩行称赞不已,成帝也称赞着我的容颜与气韵。
此后,为了与我更亲近,成帝安排我住在未央后殿,每日朝堂之后,成帝都会来我的后殿,与我一同研习史书,有时,成帝心生郁结时,我也会以丝竹弦乐替成帝解忧。很多时候,成帝希望在我的宫中长留,这时的我常常会提出陪成帝去花园散心,有时,我会故意陪同成帝来到王太后宫中,向太后请安问好。也有些时候,成帝希望连夜专宠我,而冷落了许皇后和其他嫔妃美人们,在此时,我常会以身体抱恙为由,让成帝去别的妃嫔宫中。
我的博学审慎使我在政事上给予了成帝极大的提点帮助,而我的细致周全又让我在后宫获得了广泛的赞许,入宫不久,我便被封为“婕妤”,在汉成帝心中,我不仅是他所钟爱的妃子,更是他体己之心的好友。虽经我处处提醒,君王仍然会在行事上体现出待我的不同:当时,成帝在宫苑巡游时,经常乘坐以绫罗为帷幕,锦褥为坐垫的皇辇,后妃也亦是如此。至于许皇后和其他妃嫔所乘坐的皇辇,形体颇小,仅容一人就坐。而成帝为了能更多的陪伴我,特命人制作了一辆较大的辇车,以便与我共同出游,得知君王此行,我略微惊讶,我知道成帝对我喜爱颇深,但我随即也有些许生气,我对成帝说:“陛下您请看古代留下的图画,圣贤的君王都是有名臣陪伴左右的,只有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商、商纣和周幽王才会有宠妃陪伴左右。而他们的结局无一不是国亡身毁。而今,陛下的此举让臣妾凛然而惊,还望陛下理解臣妾的忧心。”成帝听完我的言语,想同我同辇出游的意念便就此打消了。我的此行很快便传遍宫中,宫人们对我的贤德都赞不绝口,王太后更是对我予以极高的称赞:“古有樊姬,今有婕妤。”
对于大家的嘉奖,我自内心感动,我多么希望,帝王能专心政事,后宫能和睦相处,天下能承平日久。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天行有常,世道却是无常,而这深宫正是世事无常的所在。
曾几何时,我也曾希望如樊姬指导楚庄王一般,助我的夫君成为名留千古的有道明君。可这一切,终究随着赵氏姐妹的入宫,戛然而止。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心毕竟不是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心,却总有着太多的起伏……她们俩,一个她,身轻如燕,步步生莲。“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成帝的一次微服出巡,在阳阿公主家,偶然邂逅了她,说是偶然,又何尝不是必然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她婀娜曼妙的舞姿,清丽婉转的歌喉,勾魂摄魄的眼神,让成帝彻底倾倒了。我不得不承认,飞燕的舞步是惊人的,手如拈花颤动,身形似风轻移,她的到来,使成帝远离了政事繁忙的未央宫,她的到来,使太液池上水袖云裳、夜夜笙歌。而她,又岂止容颜妖艳呢?心思也是极为缜密的,起初,成帝还会将部分心思留于后宫嫔妃之上,可随着飞燕的欲擒故纵、步步设局,成帝终于不能自持,他对她,夜夜临幸,终日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