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陶其人(2)
2020-03-06 作者:匿名 围观 : 2146 次 评论
江师傅也不知道回了他一句什么话,小陶恼羞成怒,一时性起,对着他的面孔就狠狠掌掴了一个耳光,直打得江师傅两眼冒金星,脸颊热辣辣的疼,这是小陶对他唯一的一次动武记录,但从此,“惹不起,躲得起”,江师傅便与小陶产生隔阂,疏于往来。
让“挥毫泼墨”和尚武好斗统一集一人之身,似乎既矛盾、又滑稽,尽管,我国历史上也不乏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但出现在江师傅的生活里却让他惊愕和费解。
何况,通古晓今、肚里有点“墨水”的习武之人、并非只是争强好胜、骠悍无谋的“一介武夫”,往往通晓谋略,审时度势,知道养精蓄锐,扬长避短,“四两拨千斤”,见好就收,正可谓:“文武之道,亦张亦驰。”在道义上更占优势,因此也更具“杀伤力”。 最著名的宋朝民族英雄岳飞,既能在战场纵横捭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克敌制胜,又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且擅长赋诗作词,直抒胸臆。尤其是他的那首世代敬仰,荡气回肠的“满江红”,代代传吟,已成了他彪炳千古爱国思想的华采绝唱。
但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流氓被包装打扮,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就像披上羊皮的狼一样更可怕。
那时知青地里干活憩息之余,闲得无聊,最流行的游戏就是摔跤比赛,大家选择一块松软的空地,然后男女生围成一圈,类似于内蒙的“那达慕”大会。如碰“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到匀势力敌的对手,往往要较量多个回合,“十个跟头,十个跌法”才能定胜负。虽无裁判,但也有一套不成文的规则,一般将对方扳倒为止,不许拳击,掐人,不许踢要害,不许揪头发等等,经过几轮淘汰赛,直属队里的“高手”已“脱颖而出”,“打遍天下无敌手”,慑于高手的赫赫战绩,这回迟迟无人应战。最后大家的眼睛齐刷刷都盯在惟一具有实力,但又没有上场比试的小陶身上。但人们无论怎样撺掇起哄,他就是拒不参加,不为所动。
结果,有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泼皮”,误判以为他临场心虚胆怯,一边说“不要保守,上场亮两招,切磋、切磋……”,一边去拽他的衣服,结果你猜怎么着?
小陶认为这是对他的挑衅和侮辱,再三警告“快放手!”无效,忍无可忍,倏然,出手好像一道闪电,不等对方反应过来,疾速避让,对着“泼皮”当胸抡起就是一拳,只听“哎哟”一声惨叫,“泼皮” 手捂胸口,脸上写满痛苦,向后倒退三、五步,跌跌撞撞,不啻酩酊醉汉,“扑通”一声,四大八叉倒在地上,俨然成了一个躺着“大”字造型,面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半天没有缓过气来。
原来正津津有味观看“拔扁担”加演节目的知青,听到动静,一下子转移力都集中到被打到在地的“泼皮” 身上,而且都被眼前的情景吓懵了,有几个胆小的女生都吓得花容失色,转过脸去不忍目睹。须臾,有一个似乎略知医道的老知青凑近“诊视”了一下说:“还好,他胸肌厚,只是闭气,没有大碍!”但所谓的“比赛”却不欢而散,因故终止。
下班时,“泼皮”由好友背回寝室,从场部医院配了专治跌打损伤的“云南白药” ,休息了五天,才算“起死回生”,从那以后,队部“约法三章,”无论何时何地一律严禁比武。
不过,话又说回来,小陶也有一套仿佛江湖大侠的动武的行为准则和约束,并不像旧时的纨绔恶少主动挑衅,若事生非,但如果将他惹火了,那就“寿星佬,吃砒霜,活得不耐烦”,“吃不了兜着走”,不把你揍得半死才怪呢!
有一次,老杭托江师傅将工地脱下衣服捎回寝室,谁知放在衣服的皮夹子不翼而飞。小陶不仅兴灾乐祸,而且,乘人之危,扼井下石。惟恐天下不乱!
一口咬定江师傅有偷窃嫌疑,还耀威扬威地将手关节扳得“格格”作响,对他进行逼供信。
当时“不堪一击”的江师傅,面对小陶武力威胁,无论他的“铁砂掌” ,还是“螳螂拳” ,也不知道那里来的勇气,毫不胆怯畏惧,理直气壮竭力为自已辩护,因为这涉及到维护江师傅视同生命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