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吹拂下的白杨林(5)
2020-03-06 作者:匿名 围观 : 2208 次 评论
新学校建起了,某部的共建工作不仅没有停止脚步,反而比以往更加忙碌:“少年军校”需要教员,张志民政委亲自带着几位训练有素的年轻军事参谋来到课堂和操场。“立正——稍息!”“一二一!一二三——四”,身穿迷彩服的孩子有模有样地迈着正步,呼着口令,英姿勃勃,引得当地的老乡们时常从老远的田里赶过来观看。“巴郎子也成解放军啦!”老乡们捋着胡子、掀起头巾,骄傲得手舞足蹈。
在新疆,在昆仑山脉,一场普普通通的雪,会溅落出十几种优美动听的语言;当阳光照射在雪山冰地上,会映耀出无数个光芒四射的太阳。总参某部官兵们知道,建一所现代化学校不易,而要让孩子们心中永久燃起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火焰更不易。为此,在学校建好后,他们又在硬件上帮助老师们配齐了双语教学的教材与电教设备,并与老师和孩子们举办“手拉手”学汉语活动。定期派干部与学校师生一起做“民族团结饭”,跳“民族团结舞”,抄写“民族团结板报”,粘贴“民族团结彩图墙”……“所有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哪怕是与师生们一起扫一次雪、踢一次球,跳一次舞,教一个字,我们都要当作民族团结的大事来做,并且做好、做实、做到底。”张志民政委不止一次对自己的官兵们这样要求。

“部队与我们学校共同创办的每周一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又十分细致贴心,如涓涓甘露,温润着孩子的心田。比如,一次手把手的用橡皮泥捏出的万里长城,一幅涂彩装饰的天安门城楼,一对维汉小精灵……都使孩子们从知识和感情上了解什么是亲爱的祖国、什么是民族团结,什么是党的恩情等等启蒙教育。不仅如此,我们还给孩子布置了类似的每周一主题的家庭作业。长此以往,小朋友们便把这样的爱党爱国爱新疆的知识和感情都带回到家里,他们的父母和家人还有周边的邻居,也深受其影响。所以,学校所在巴仁乡一直是个和睦平安之乡,这应该有我校学生们的一份功劳呀!”李春红,这位“军嫂”出身的校长,在谈及这些事时,掩不住心头的成就感。她引我在学校的教学楼、图书室、宿舍楼、饭堂等场所,指着一块块板报、一幅幅字条和一件件生动有趣的学生绘画说:“前些日子,自治区教委在我们这儿开现场会,大家称赞我校的每一块墙、每一个地方,都‘会说话’……这室外乒乓球桌,我们称它为‘双拥案’;这个自行车停放的地方,我们叫它‘军心车棚’;这个足球场,叫‘八一球场’。总之,我们愿把校园的每一块地方、每一个角落、每一方空间,都建设成为教育孩子们心系民族团结、军民一家亲的场所。”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八一爱民学校”已成为全自治区的“明星学校”,新校兴建四年来,已有数百孩子双语毕业,其中被选送到乌鲁木齐等的“疆内初中班”学生达70余人。它已成为全南疆民族团结的摇篮。
呵,春风下的白杨林,暖风阵阵,一片盎然。
(马娜)
上一篇:【过年那些事】儿时的拜年 下一篇:【过年那些事】除夕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