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马蒂斯为自己策展,他会……
展厅现场的幕布上投映着马蒂斯生前纪录片,黑白光影交织,将观众带进“马蒂斯的马蒂斯”世界,拍摄:付朗
1869年出生于法国勒卡托-康布雷齐的亨利·马蒂斯是20世纪重要艺术流派“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别具传奇色彩:出身于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纺织世家的马蒂斯原本攻读并从事法律事务,而21岁的一次因病入院成为了他的人生转折,从此开启了马蒂斯和艺术的不解之缘。“马蒂斯的马蒂斯”遵循艺术家的人生与创作发展轨迹,以11个章节展开,在UCCA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展厅空间内,通过280余件珍贵且丰富的作品与藏品,为观众呈现一个充满马蒂斯个人印记的展览。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不仅涵盖油画、雕塑、素描、纸上墨水、版画、剪纸、书籍插画、织物等多元媒介的作品与藏品,呈现自马蒂斯学徒时代开始,到开创野兽派并成为其代表人物、直至后期投身剪纸艺术,再到晚年主持旺斯礼拜堂设计的完整艺术生涯与毕生探索轨迹。此外,展览还增设特别章节,对马蒂斯与“野兽派”对中国1920-40年代现代绘画运动的联系与影响进行了探讨。
展厅空镜:天顶流畅彩色的设计受马蒂斯剪纸和艺术作品的启发,给人流动锐意之感,别有洞天
另一大亮点是本次展览的展陈——观展动线之外,当观众抬头仰望时会发现,展厅内每个空间天花板的形状与颜色均以马蒂斯的剪纸和作品色彩为灵感进行设计,在向这位“野兽派”开创者打破审美传统观念,对色彩与艺术创作形式大胆创新致敬的同时,亦邀请观众一览马蒂斯艺术生涯各关键时期的创作演变。同时,每个展厅各具特色,这也与马蒂斯设计旺斯礼拜堂时所秉持的“整体艺术”理念相呼应。
展厅现场,拍摄:付朗
"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艺术)主宰我。"
——马蒂斯
马蒂斯晚年捐给家乡美术馆的礼物,如今也成为了世界的礼物。在展览入口处,我们可以看到他借家乡美术馆开馆的契机写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表达的非常谦虚。他说道,并非是他选择了艺术,而是艺术选择了他。在多年的创作中,马蒂斯其实把自己也当做一种媒介。
马蒂斯的调色板,年份不详,颜料、木板,27.2 × 37.5 × 1.5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让·马蒂斯捐赠,1964年,Inv. 2011-0-1。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马蒂斯的马蒂斯”以艺术家的亲笔信作为序言,首先通过第一章“美术馆的缘起”介绍这批珍贵展品的起源,其中核心展品均由马蒂斯生前亲自精心挑选。因而本次展览随后开启的各个篇章不仅是对马蒂斯人生与艺术创作脉络的系统性回顾与梳理,更是马蒂斯本人对其毕生艺术实践的一次自我阐释与总结。
亨利·马蒂斯,《自画像》,1900,安格尔纸上炭笔,62 × 48 cm
马蒂斯早期作品,拍摄:付朗
第三章“野兽派的革命”则重点呈现马蒂斯所引发的“艺术革命”,通过具有革命开创性的作品,如在阳光明媚、色彩缤纷的小渔村科利尤尔创作的《科利尤尔,太阳街》(1905年夏)、《科利尤尔的海岸》(1905)等多幅作品,以及马蒂斯终生保留的组画《鸢尾和虞美人》(I和II,约1912年春),展现了马蒂斯如何大胆打破传统绘画观念的束缚,颠覆因循守旧的画法,为绘画史开启了全新篇章。
作品细节,拍摄:付朗
《穿彩色条纹裤的大宫娥像》(1925),拍摄:付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