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启山林:汇聚40余位艺术巨匠原作,看近现代中国美术的传承与变革
在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艺术家扮演了文化先锋的角色。他们扎根中华民族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回应西方文明的介入和时代之变,形成了一座座高峰。他们的艺术成为经典,而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感,让他们当之无愧成为民族的巨匠。如今,时代的课题仍在延续。
展览现场
开幕现场(图片来源:民生现代美术馆)
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在开幕式上表示,长期以来,民生银行关注并支持社会文化发展,从捐资运营第一家美术馆至今已经十五年,在艺术与金融、金融与公益的跨界中开展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探索与实践。本次展览是民生银行多年前赞助拍摄《百年巨匠》纪录片后,与这些艺术巨匠的再次结缘。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宴,更是向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艺术家致以崇高敬意的一次庆典。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致辞(图片来源:民生现代美术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表示,在暑假举办这样的展览,可以让更多的学子有机会感受艺术巨匠的作品。前辈大师的创新不是为了个人的喜好,而是建立在国家文明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他们都对本民族文化怀着一种深情,为我们确立了中国绘画未来的发展方向,引领我们去借鉴和吸收。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民生书法艺术馆副馆长陈鸿毅主持开幕(图片来源: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览缘起于中国民生银行独家赞助的《百年巨匠》大型纪录片,这次展览将纪录片中部分大师的不同时期、用不同媒介和形式创作的作品汇聚一起,更能让观众全面地认识一位艺术家整体的创作风貌和风格的演变。同时展览中的百年巨匠之间都有着师承和好友的关系,从展览中更能直观地发现他们的相互影响。展览用作品成体系地展示近现代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呈现出一部“可视的艺术史”。
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文物板块和数字板块,文字板块分为“民生在勤”“筚路蓝缕”两部分,每个部分根据作品的题材和精神内涵分成四个主题。此次展览的章节划分采用了中国传统经典名著《左传》《论语》《史记》中的话语体系,将40余位书画巨匠提升到文明传承的主体“士”的范畴,按照传统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模式,结合艺术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作品展示单元分类,以贴合文明传承的主题。展墙上的经典文本和艺术作品之间形成了微妙互动,在中国艺术和中国哲学思想的传统中,思想和形象在两种媒介中相互渗透,共同揭示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息又与时俱进的精神脉络。
黄胄 丰乐图 282cm×146cm 纸本设色 1962年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 聚珍十开册之四 23.5cm×17cm 绢本设色 册页 民生美术机构藏
聚珍十开册作于20世纪三十年代,体现了齐白石的标志性风格。作品中精细的草虫逼真传神,而花卉果蔬又写意自由,美术界称之为“工虫花卉”。这一套册页尺寸均在30厘米以内,描绘了水果、动物、田野、堤岸等内容,在构图上别出心裁,又能表现出动物的不同性格,灵动传神,包含着轻松的幽默感。
吴昌硕 题天竹如花图 294cm×99cm 1904年 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赵望云 茂林古松 206cm×150cm 纸本设色 镜心 1962年 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树象征正直的品格与福寿的美好愿望。赵望云笔下的松树则呈现出茁壮健硕之趣。在《茂林古松》中用焦墨绘制的参天巨树几乎占满了整幅画面,不仅撑起了构图,还撑起了一片和平的天空。劳动人民在巨树之间欢快地运送着货物,体现出一派幸福悠闲的生活景象。
徐悲鸿 少陵诗意图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