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绘本与温州相遇:一场“润物无声”的美育在城市阳台生长
“润物无声——绘·本艺术展”展览现场
这次展览汇集了36位绘本艺术家的 200余幅绘画原作,包括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和其它专业师生的纸本、油画、水墨和雕塑作品。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卢征远担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主任杨忠担任学术主持。
“润物无声——绘·本艺术展”展览现场
布展巧思引赞叹 绘本展亦可成为打卡胜地
“想不到现场布置的这么棒!”当走进展厅,参展艺术家们就对这次展览的现场布置赞不绝口,直言超出预期。的确,称本次展览为“最用心的绘本展”并不为过。整个展览设计成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国画手卷,如同瓯江蜿蜒流转,观众在其中穿梭游览,曲径通幽,穿越一个个不同的“绘本剧场”。每幅小小的作品不仅以观众合适的视线高度整齐呈现,更是将画面中的代表性元素提取放大,构建出一个个沉浸式的空间,观众似乎走进了绘本中的虚拟世界。
观众观看“润物无声——绘·本艺术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润声”空间,观众站在圆心,如同站在天坛的回音壁,可以清晰地感应自己的回声。在四周的镜面材料上,观众可以自由涂鸦,留下自己的绘画,所有的绘画共同构成了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在每位艺术家的绘本作品旁边,均放置了与作品相关的绘本书籍出版物,家长与儿童可以在艺术空间内共读,获得难得的亲子体验。
参展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五工作室教师郑琹语介绍自己的绘本作品
本次展览亮相的全是中国艺术家们的原创作品,表达的是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与生活,其中不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继承和转化。例如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第五工作室的青年教师郑琹语以墓室壁画等考古题材为元素创作的《今月古人》等人物系列;中央美院绘本创作工作室的优秀毕业生詹欣媛以“长信宫灯”为主角展开了奇妙的想象,创作了《时与光剧院》绘本作品;还有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的学生们以除夕、元宵节、清明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题进行的绘本创作,让人深深感受到几千年来深藏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
参展艺术家、原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介绍参展作品
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卢征远说:“万物因艺术而润泽。艺术既是人们眼观之万物,亦是人们情感之体悟,始终浸润着人们的心灵。这次展览以‘润’为意象,‘润’既是瓯江自然之‘润’,又是艺术美育之‘润’,它们都以谦卑温和、默默无声的方式,滋养着人们的情感、心灵、生活。”
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主任杨忠、教师赵梦雅欣赏孩子们的自由涂鸦
相比于其它艺术形式,绘本更接地气,更容易与孩子的心里产生沟通,是美育的最佳切入口。“润物无声——绘·本艺术展”从“艺术观万物”、“艺术咏万象”、“艺术润心田”出发,展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艺术家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从而唤醒人们内心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润物无声——绘·本艺术展”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出品人、温州城市阳台艺术中心创始人朱大象表示,非常荣幸能把代表中国绘本领域最高水准的艺术展带到温州。城市阳台作为温州城市新地标,努力在文化艺术领域为温州市民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今年五月,温州被正式授予“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的称号,这也为我们从事艺术美育传播以及致力于把更多更高质量的艺术活动引到温州注入了更大的力量。未来城市阳台艺术中心将策划更多高水平的艺术活动,让温州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盛大的艺术之旅。
(本文图片由温州城市阳台艺术中心提供并允惠使用)
“润物无声——绘·本艺术展”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