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数字艺术与国宝文物对话:“神游”湖南博物院是怎样的体验?

2023-07-05 作者:许柏成 围观 : 887 次 评论

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改建后的湖南博物院似乎从来不缺少游客。博物馆内永远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从各地慕名而来的观众对湖南博物院的热情,就如同长沙的高温一样火爆。每天 15000人的名额提前一周就已被预约完毕。如适逢周末的早晨,博物院尚未开门,等待的人群早已向南排过烈士公园西门。因为这里藏有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等举世闻名的珍贵文物。

姚燕安+樊丽娜 《多足行鼎》 

走进“神游”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姚燕安和樊丽娜的作品《多足行鼎》。姚燕安和樊丽娜是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几何机器人实验室团队。姚燕安是中国最重要的几何机器人专家。他们用了湖南博物院藏的商晚期的“大禾人面纹方鼎”与机器人进行融合。从某种程度上说,“大禾人面纹方鼎”与“几何机器人”的创作者都是当时的科学家。“鼎”是用于祭祀功能的重器,而今天“鼎”与机器人的碰撞,产生了新的观念和语言,此刻“行走”是思想也是前沿的技术实验,更是一种生命的延展。

张小涛+张无量 《神鸟》

张小涛和张无量的《神鸟》多媒体数字艺术项目灵感来源于长沙出土的马王堆帛画。帛画里有“黄泉、人间、天堂”三界,是先民们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关于生与死的信仰、成仙、成道的神话体系。在艺术家看来,汉代的神仙谱系其实就是古人的“元宇宙”。张小涛用张无量所做的《未来》册页中虚构的神兽符号来与马王堆帛画中的神鸟、龙、蛇、马、兔等神话符号来进行深度的对话,是对伟大的汉代文明表达一种敬意和对历史的当代转化。

顾静+夏炎 《无极花》

顾静和夏炎是一对来自贵阳的艺术伉俪,他们对话的国宝是“印花敷彩纱丝绵袍”。他们的作品多媒体艺术装置《无极花》,以数字艺术和机械装置两个部分组成。顾静用水墨淡彩来描绘出汉代印花图案,然后把这些图案放置于一个由夏炎设计的机械装置中。唯美的花朵传递出汉代女性服饰之美,宛如佛塔的机械结构,更增加了美的纯粹与崇高。

邓国源 《诺亚花园-2》

邓国源的《诺亚花园-2》打破了传统的藩篱,回归生命本源,带我们体验移步换景、曲径通幽的东方意蕴。从中消融真实世界和虚幻世界的边界,探讨现实中人与自然、社会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同时虚拟了一个和谐、纯净、圣洁的精神花园。

嘎德 《冰佛》

嘎德是来自西藏的艺术家,他的参展作品是《冰佛》。他取拉萨河的水,将其冻成冰,并雕凿成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并让这尊冰佛自然融化,重新还原成水。背景则是佛像的数字化照片,从佛教的观念来讲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一切都是虚妄,艺术家在佛法的智慧里去阐释生命、时间、空间的生长与消失。

邵译农的作品一直关注东方思想和当代精神的融合。他此次参展展览的作品是《心魔-心佛》,图像取自山西应县木塔的佛塔建筑剖面图。艺术家采取了朴素的方式,反而营造出一个强大的精神空间。他说:“心灵的修行在佛教生活中一直就是中心,以欲望的“空无”达成心身的宁静。塔在我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个佛教的建筑,更是这个民族人性、精神圆满的象征。”此刻塔不仅是一个宗教符号和信仰的道场,也是一个指向未来虚空的能量场。

王苡沫 《沉默物椅》

王苡沫的《沉默物椅》以五代时期画家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为蓝本,将出现的人物都替换成椅子,以两种剧场的方式交错时空。艺术家抽离了画中人物,用解构的方法来重新阐释五代的名画.....

吴洋的《我们在这里...》借用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作为图像来源,呈现人与人之间无法流动和交流的隔离状态。画作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听乐、观舞、暂歇、清吹、散宴,展示了在夜宴中人们的逐渐迷失与寂寥。艺术家以欢聚和空寂交织的画面来揭示一种处在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的无力和迷茫,生命的本质就是一场漫长的等待,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