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流动的风景,行走的艺术——“我们共享的河流”观展记(2)

2023-05-23 作者:刘鹏飞 围观 : 651 次 评论

常雄是一位彝族艺术家,自述比较沉默,更喜爱用行动来表达自己,他为本次展览带来了一组动人的绘画作品《湄公图记》。作品一部分来源于在澜沧江流域行走时的现场绘画,一部分根据印象做画。这组水彩作品尺幅不大,或描绘江水、江岸的山峦、佛塔,或是鸡、狗、植物等生灵的点画,画面之纯净清透令人过目难忘。常雄认为:“现代人很少触及自然的心性,心性系统化就固化成了显意识的文化。而心性是流动的,是生命意识流的光,万物都是有灵的,需要我们用心性去融合”。

李有杰,澜沧江归水记(图片由林书传提供)

纪录片导演李有杰曾经执导过《阿佬的村庄》。本次《澜沧江归水记》的创作中,他选择了江水回溯的方式来表达他对共享主题的回应。他在西双版纳景洪橄榄坝段,取出一杯江水,穿越重重阻隔,将江水放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澜沧江源头——扎曲达瓦。在他的叙述中,澜沧江无与伦比,两岸寺庙众多,“归水”行为类似一个精神朝圣般的的精神旅程。

鸿雁,拓印森林(图片由北京中间美术馆提供)

资佰的妻子鸿雁(秦红艳)则以草木印染的方式定格了云南植物的美丽瞬间。多年来,她在不同的森林中行走,采集各色植物的叶子,用一种日本绳文时期流传的槢染法,用捶打的方式将花叶拓印在布上,展厅中的《拓印森林》就是用这种方式制成。叶子的形状、色彩、脉络精致清晰,大小叶片疏密相间,观众似乎能感受到森林中空气和阳光的流动。

由于本次展览信息庞大,笔者难以一一拾缀,笔者仅选择了印象相对较深的作品信息呈现给读者,其中的感受仅代表个人观点。

“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展是由北京中间美术馆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主办,展览已于2023年4月29日启幕,展期将至7月30日。

(作者:刘鹏飞 文章参考:北京中间美术馆提供的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