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有温度的社区“家园”——首届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在信阳启动(2)
对于本次展览选择专业性较强的书,没有太多本地书入选的原因,策展人芬雷回复:“我们之前考虑过本地书,信阳曾经有一家不错的书店,但已经关停了,我个人觉得应该等待本地做书人或选书人的出现,我们自己不代劳。”
“这次展览不是社区书屋的展示,是一次探讨从社区书店怎么做公共文化的展览,接下来在社区点位的书店才是给市民阅读的书屋,我们会通过艺术项目发动社区居民提供书单。”
社区花园,图片拍摄:刘鹏飞
市民花园营建现场,图片来源:波妮 (图片来源:TBB团队)
离书屋不远,还有一座精致的“花亭空间”,室内室外都栽种着精致的花草。据策展人胡燕子介绍,“花亭”属于文化季生态社区版块,里面会产生一系列的公共活动,围绕共建花园和生态美育两个专题展开,之前花亭空地上的花草就是团队与社区居民共同栽种,花草种类参考了清代信阳人吴其濬所作的《植物名实图考》所列举的信阳当地植物,这一细节也体现了主创人员对信阳在地历史的深入挖掘与社区居民共建的呈现方式。4月28日,TBB邀约团队四叶草堂和信阳本土团队空谷造园以“生态之书--关于气候和家园的社区共建”为题进行了社区花园居民营建工作坊。
在观察了新建的社区建筑后,笔者也想起某些学者的观点,相比大城市以追求效率和秩序的发展逻辑,很多小城市仍然保留着更多富于特色的地方文化和多样态文化容纳的空间,人口数量较少的小城市的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会有比大城市居民更为强烈且日常的需求。小巧、灵活的社区文化中心,就成为了小城市的生活重心。TBB策展团队以契合当地社区关系的小型社区建筑空间融入信阳这座包容的城市进行地方文化营造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路径。同时,引入高品质文化,创造富有人情味、归属感,适于生活和成长的“地方”需要长时间培育孵化,本次在百花园的举办的文化季展示的空间和展览相当于一个文化打样和切片,未来还需要主创人员与社区居民持续互动,产生更多创造性内容。
“TBB信阳书墟:边饮茶,边读书”论坛活动内容将在《TBB信阳书墟论坛:一场书与城市的对话》一文中介绍。
(作者:刘鹏飞 内容参考:TBB团队提供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