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创建有温度的社区“家园”——首届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在信阳启动

2023-05-08 作者:艺术中国 围观 : 599 次 评论

近年来,关于城市发展成为了越来越热的话题,媒体和公众热衷于逃离北上广,回归北上广的话题讨论,热议自己所处的城市位于几线排行榜,哪个城市因网红景观攀上热搜...在这样的喧嚣背后,一些中小城市正在基于自身地方特点,走出有别于超级都市、网红城市的新的城市现代化路径。

2022年11月,小南门早餐店门前,信阳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热干面开始的。(摄影:波妮,图片来源:TBB团队)

河南信阳是一个非常低调的城市,除了信阳毛尖这个标签,一般人对它少有了解。实际上,这座静谧的小城隐藏着很多独特之处。信阳在河南最南端延伸出的一角,远离河南腹地,却和武汉很近,是一个最不像河南的河南城市。这里气候温润,空气清新,既有南国的青山秀水和鱼米之乡,又有北方一望无际的麦田。信阳人可以早上熬上白粥,配上油酥馍,捧上一碗热干面,中午晚上再吃米饭。在古代,信阳又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之地。正是在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信阳南北汇聚、调和百味的包容气质。

近年来,信阳政府在文化建设持续发力,探索出一条以文化引领的城市发展路径,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不断推出各种公共文化活动。

笔者从信阳东站一出站,就遇到“设计信阳·美好生活 ”文化月系列活动的青年志愿者在为旅客热情地分发纪念品。笔者所在的羊山新区高楼林立、街面开阔、路边树木葱郁、绿草茵茵,走在宽阔的步行道上,参加青年营的滑板少年不时从身边快速穿过。

两个书屋与社区建筑

信阳羊山新区的百花园是一个占地八百亩的市民广场,牡丹、郁金香、茶花等几百种植物随季节竞相绽放,引得信阳人常来这里漫步赏花。

百花园广场上空俯瞰书屋,图片拍摄:刘鹏飞

自2022年下半年至今,共有十七位国内外知名建筑师、社区花园与生态美育实践者、平面设计师、电影与音乐艺术家,九位策展人及策展顾问,三十位社区调研及策展团队成员参与到信阳“两个书屋”的设计营建与在地的文化生产之中。

TBB策展团队设计的“两个书屋”概念不同于传统的书店和图书馆,是基于可持续的设计、筑造和社区关系而生的社区建筑。是以社区图书馆为载体,为信阳城市设计的、服务社区居民的公共文化网络,它是集书店、茶饮、文创、花园、公共客厅、便民服务站于一体的城市复合空间。同时系列书屋也将赋予信阳以新的视觉形式,让城市的面貌被观看,被记忆。

信阳市首批二十座“两个更好”书屋点位图。(制图:谢凌慧,图片来源:TBB团队)

TBB策划者强调:社区建筑概念在中国落地后,主要投射在公共建筑中,它是使用者基于社区和自身需求,与外来的建设者和文化工作者一起,共同参与创造出令多方满意的公共建筑形式。高品质的社区建筑要精心选择社区的点位,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人群的流动性、密集度,以及居民使用的便捷性等多重因素。本次书屋的每一个选点,主创人员都对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做了大量调研。

同时社区建筑是一种时间性的筑造实践,社区空间筑造完成后,社区居民长期的创造性参与是其中重点,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能够使社区重新变得有机化,激活社区的活力,促进社区文化的形成,构建有温度的“家园感”,多个社区建筑更能形成城市社区之间的文化流动,以此重塑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文化。

四季·秋书屋外观(摄影师:刘泽弘,图片来源:TBB团队)

本次“边饮茶,边读书”书展落地在刚刚建成的四季·秋书屋,四季·冬书屋,书屋外观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高挑的“飞檐”以及适应百花园广场的弧形空间,在烈日炎炎的午后,居民和游客可以在檐下乘凉休憩,门口齐平的地面也方便了残障者进出。

刚建成的书屋内洁净清新,没有异味,由环保的瓦楞纸制造的菱形方格书架整齐地摆放着一册册社区营造、建筑更新、地方文化等内容的书籍。

四季·秋书屋室内,图片拍摄:刘鹏飞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