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迹简意远、平淡天真陈子庄 北京画院展“壶中家山”

2023-01-03 作者:许柏成 围观 : 441 次 评论

牧童  陈子庄  纸本墨笔   52cm×33cm  1970年代  四川博物院藏

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四川博物院、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新都杨升庵博物馆收藏的陈子庄花鸟、山水、书法等作品,共计100件。展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一层以陈子庄生平逻辑线条,讲述满地画画的放牛娃——陈子庄,成长为一个习武卖画行走江湖结交豪俊以期报效国家的侠士,又在久经风霜后回归沉潜绘事,纵使生活困顿,坎坷久历,亦不能阻挡他凌云健笔、纵横纸上的传奇经历,旨在为观众呈现一个“时代里的陈子庄”形象。同时,展览二层通过三个板块,为观众构建一个“陈子庄的艺术世界”。

丛林册之二  陈子庄  纸本设色  35.2cm×46.7cm  1961年  四川博物院藏

陈子庄在回忆录中曾说:我画花鸟是从学齐白石、吴昌硕入手,直追八大山人。1962年,陈子庄应新都杨升庵博物馆邀请创作的《花卉四条屏》,是其花卉代表作品之一。海棠花、梨花、水仙、芙蓉花,四件诗意画在构图、用笔、用色上皆有白石老人的影子。1963年,他以杜甫名篇《蜀相》中森森古柏的重重诗意,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创作《锦官城外柏森森》,画面为全景式构图,古木荫荫,丛柏掩映之处,红墙俨然,古祠伫立,近树或虬曲多姿,或技干挺立,远树参落其间,以湿笔淡墨渲染写就。这一时期还创作了《癸卯墨戏花鸟图册》四件,所绘物象以淡墨破锋而出,笔法潇洒不羁。在创作大量花鸟作品之余,20世纪60年代,陈子庄多次走进剑阁、广元等巴山蜀水中,感受平凡家山的温情,创作了《丛林册》《壬寅册》等山水画作品,试图在继承中发扬,在创造中表现中国画的意趣。 

廿四纸册之八  陈子庄  纸本设色  24.1cm×30cm  1973年  四川博物院藏

在陈子庄看来,画家需凭借性灵作画,而性灵则需要画家的个人修养。他将“修辞立其诚”作为自己的为艺的信条,强调从事艺术工作最重要的是真诚,无需以名唬人,蜀地丘陵山峦风土皆是他眼中的取之不尽的素材。“生化”一词是陈子庄基于绘画目的进而强调绘画过程的提炼。从描摹客观物象到铸造自然,画家从酝酿到发酵,再到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经历一段过程。 

雨霁  陈子庄  纸本设色  23.5cm×30cm  1974年  四川博物院藏

象外千峰——陈子庄的1974 

1974年,陈子庄进入了创作成熟期的高峰。《雨霁》《村趣》《春之晨》《崖下溪桥》《燕子崖》《秋爽》等作品皆见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蜀山册》等作品所用纸为改进后的夹江纸,更能表现陈子庄笔墨用色的独特。是年,饱受心脏病困扰的陈子庄稍有缓释,便前往川西绵竹、汉旺等地写生。 

燕子崖  陈子庄  纸本设色  28.5cm×34.5cm  1974年  四川博物院藏

如果说,1988年《陈子庄遗作展》使得主要活跃于巴蜀地区的陈子庄走到了中国美术界“最前台”。那么,时隔34年陈子庄作品再次在京展出,北京画院试图通过学界的共同研讨,给陈子庄艺术价值一个更清晰且具有相对共识的定性,使之成为美术史中的共有课题,进入研究的自然性循环,为当下以及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丰厚的滋养。 (文/陶怡霖)

展览海报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壶中家山——陈子庄艺术研究展

支持单位: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四川博物院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新都杨升庵博物馆  北京画院

协办单位:陈子庄艺术陈列馆

承办单位:北京画院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2月26日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展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