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只“毛茸茸的杯子”吗?MOMA展览揭开作者神秘面纱
她不是艺术家美丽的花瓶女神缪斯。
她不是谁的妻子,谁的情人,谁的母亲。
她不只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她创作了那只“毛茸茸的杯子”,
她的艺术无法被定义,
她就是艺术家梅雷特·奥本海姆(Meret Oppenheim)。
MoMA奥本海姆回顾展现场 Photograph by Jonathan Muzikar 图片来源:MoMA
近日,MoMA举办了奥本海姆大型回顾展“梅雷特·奥本海姆:我的展览”,展览通过180多件作品全面梳理和呈现奥本海姆传奇的艺术生涯。
自杀研究所
《自杀研究所》 1931年 图片来源:MoMA
在奥本海姆的一生中都写着一本梦境日记,这是她创造力的源泉。她记录着自己的梦境,并且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去洞察自己的潜意识,她的艺术灵感也来源于此。奥本海姆在高中数学课上在笔记本写下了等式:“X=一只橙色兔子”。1931年,17岁的奥本海姆创作了绘画作品《绞杀的天使》和《自杀研究所》。
从缪斯女神到艺术家
奥本海姆艺术生涯真正的开始离不开30年代的巴黎。奥本海姆在巴黎大乔米埃学院参加了艺术课程,并很快在超现实主义圈子中崭露头角,结交了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安德烈·布雷东(André Breton)、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曼·雷(Man Ray)和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等,并参与他们在沙龙的展出。
少女时代的奥本海姆迷失在了看似成功的陷阱之中,成为了很多艺术家的模特与缪斯女神。摄影师曼·雷在《情色面纱》中(Erotique Voilée ,1933年),以镜头捕捉了全身赤裸的奥本海姆。他们被她电影明星般的美貌所蒙蔽,而对她科学家般的智慧视而不见,只是将她物质化为一个美丽的女性裸体,注定要与其它物品一起被欣赏和凝视。作为缪斯和模特,奥本海姆的需要为给艺术家带来灵感,而不是以灵感去进行创作。
《贾科梅蒂的耳朵》1933年 图片来源:MoMA
在艺术界的女性迷失自我成为情妇或缪斯的时候,奥本海姆以艺术家的身份打破了超现实主义的天花板。1933年,奥本海姆展出了自己的第一件雕塑作品《贾科梅蒂的耳朵》,这是奥本海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也是超现实主义的突破,此前他们不允许女性作为艺术家参与展览。在绘画、油画、拼贴、模型和雕塑中,奥本海姆探索了超现实主义的主题:死亡、梦境、自然和性。值得注意的是奥本海姆是唯一正式学习过精神分析学的超现实主义家。
皮草早餐与艺术迸发期
20世纪30年代末,奥本海姆与时尚行业的合作打破了美术与时尚之间的屏障。她为意大利高端服装设计师艾尔莎·斯夏帕雷利(Elsa Schiaparelli)设计的超现实主义手套系列尤其具有先锋性,并引发了无数的模仿和衍生产品,从熊谷东纪夫(Tokio Kumagai)的可食用鞋到Lady Gaga的肉片裙。
《我的保姆》 1936年 图片来源:WIKI ART
《红头发,蓝身体》1936年 图片来源:MoMA
1936年的油画《红头发,蓝身体》表现出奥本海姆对模糊的生命形式的兴趣,她还尝试在作品中以墨水和水粉、口红、纤维等传统和非传统的艺术材料进行创作。这幅作品与描绘了一个不规则的红色圆圈盘旋在一个模糊的深蓝色底座上方,周围包裹着一个类似滑轮系统的线条网络,线条似乎悬挂并连接着有机形态。与毛皮覆盖的杯子一样,画面中这些基本物质在艺术家笔触中变得鲜活了起来。
MoMA奥本海姆回顾展现场 Photograph by Jonathan Muzikar 图片来源:MoMA
艺术生涯的低谷
和奥本海姆充满创作力与满载荣誉的早期艺术生涯相比,她的艺术生涯中期显得有些暗淡无光,但这一阶段为她后期的艺术创作积蓄着力量。
1937年,在二战来临之际,奥本海姆搬回瑞士,与商人沃尔夫冈·拉罗什(Wolfgang La Roche)结婚,在婚后她陷入了长期的精神抑郁之中。在这段时间里,她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进行反思,并逐渐与超现实主义决裂,开始对60年代的新生代艺术抱有更大的兴趣。 她在巴塞尔设计学院接受了艺术修复师的培训,以此来克服她在男性主导的艺术世界中感到的抑郁和不安全感。在这段时期她留下的少数作品显示了她对传统绘画技术不断增长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