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当代艺术发展与文明价值内涵”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2022-07-26 作者:艺术中国 围观 : 1002 次 评论

研讨会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孟建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从当代艺术发展的角度去回应建党百年庆典讲话中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理念和践行我国要在2035年实现“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同时,本次研讨会,要站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探讨中国的当代艺术如何在西方既有艺术体系之外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新体系。孟建教授认为,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作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学术研究机构、国际交流平台,专业战略智库,理应为实现中央所要求“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做出应有的努力。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王立新教授认为,“文明”究其实质,具有两方面的根本内涵,其一作为一种与传统相关的人类物质与精神创造的积淀,其二作为一种有益于人类社会进步、增进人类福祉的持续“启蒙”的过程。不同时代的艺术始终与文明的传统、时代文化的精神紧密相连。当代艺术作为人类所有的文明创造当中最为敏感的一种表现方式,本质上就是对时代的表达和对生活的感知,在这个意义上,当代艺术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这一总体。我们正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剧烈冲突,国际关系复杂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发展和传统伦理观念之间的内在矛盾剧烈,艺术与其它领域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中,面对环境、战争与贫穷等一系列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艺术家要以鲜明的价值立场、爱和悲悯的情怀,面对和修复世界的苦难与撕裂的创伤,在最本质的意义上去表现这个世界,以积极的态度去肯定人类生活中的正面力量。

奥赛画廊蔡彭城董事长通过个案梳理分析了当代艺术家们对文明独具当代性表达的当代艺术作品。如蔡国强用“火药”这个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特殊媒材来进行创作,尤其是《天梯》,既表达了艺术家对时代精神的追求,也表现了他浓郁思乡的情怀。张方白的油画取宋元山水至明末八大山人的文人精神,采用率性而直抒胸臆的绘画形式,既有中国文人的胸襟,又含西方的表现形式,凝练出中国绘画艺术的当代表现形式。王小松从传统绘画中引申出强烈的时空概念,将中国传统绘画与声光影和AI技术结合,丰富了当代艺术形式。陈彧君的《故土不乡愁》则反映出当下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民众的迁徙,艺术家本人的流动……在这一系列当代艺术的个案中,艺术家们用独特的绘画语言反映出对故土的眷恋、回归共同的人类情感,重新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个艺术的终极命题,最终发展为对家国历史的关切和研究、对于文化的认同和反思。

中华文明在当代艺术中的显现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当代中国的艺术表达既要立足于当下中国人的生活与生存实践,也要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艺术,美美与共,相互理解和借鉴,甚至是融合。中国艺术家曾给世界贡献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古典艺术体系,中国艺术家完全有可能再给世界一个具有当代性的新艺术体系。

UCCA集团艺术总监、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尤洋副馆长提出,艺术和文明价值在今天是一个迫切问题,它涉及到价值观形态,也涉及到文化领导力问题。尤洋副馆长从亚历山大图书馆、卢浮宫与学院美术馆等著名美术馆的历史演变谈起,揭示美术馆承担着继承文化传统并引入当代文化的功能。接着,他指出当代美术馆组织文化的空间特征,其一是文化的多元化,不再以某一国家为主体;其二是多向度的叙事,不再单向度地向观众传递内容。他认为,当代艺术并不是活在真空里的,而是承接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美术馆在空间、行为、功能层面承担着文明化的仪式。美术馆以时间作为叙事向度,进行着文明的空间层面上的汇流与表达。美术馆通过视觉艺术的样态,凝聚空间的形式,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时间长河中的优秀印记。这正是人类通过视觉书写出的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发展史。美术馆在潜意识地塑造观众的现代性与国民性的身份,并给予观众在日常时空中寄托完成自己身份成长的功能。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