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笔会官网

微信
手机版
快捷投稿

“薪火赓续——罗伯昭捐赠展”开启国博110周年馆庆序幕

2022-06-30 作者:艺术中国 围观 : 227 次 评论

展览现场

罗伯昭,曾名文炯,号沐园,四川巴县人(今重庆市巴南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钱币学家、钱币收藏家,与方若、张叔驯并称“近代泉家三杰”,有“北方南张巴蜀罗”之美誉。罗伯昭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经商,事业有成。抗战爆发后,罗先生不愿发国难财,1940年迁居上海,拒绝一切商业活动,潜心钱币学研究,宁愿变卖房产维持生活,并与其他泉坛藏家、学者共同创办了我国近代钱币研究组织——中国泉币学社,主持出版《泉币》杂志32期,发表百余篇学术文章,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钱币学研究的发展。1957年9月,罗伯昭将其收藏的15431件文物捐赠给北京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至1965年,又先后捐赠文物70余件(套)。罗伯昭捐赠的钱币通古贯今,兼及中外,品相极精,版别丰富,与其他泉家捐赠的文物共同奠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钱币类藏品的基础。

第二单元“爱国义举 垂范后世”展览现场

第三单元“不负重托 笃行致远” 展览现场

第三单元“不负重托 笃行致远”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文物、档案、手稿、出版物等实物,展现了在罗伯昭捐赠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钱币藏品体系建立及完善、钱币鉴定、钱币学研究及交流、钱币研究人才培养、钱币展览展示、钱币知识普及与传播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雍正通宝”试铸钱清世宗雍正年间 1957年罗伯昭捐赠

德华银行“大德国宝”镍币 1909年 1957年罗伯昭捐赠

《沐园泉拓》(75册)

本次展览为突出罗伯昭收藏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挑选罗伯昭代表性的钱币藏品140余件,以时代顺序展开,展品涉及中国古代钱币、外国钱币、革命根据地货币等。另外,为体现罗伯昭先生对珍稀版别钱币收藏的重视,本次展览也特别选取部分特殊版别的钱币进行展示。同时,展览格外关注钱币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在展签上印有钱币的正反图像和罗伯昭先生研究的摘录,并在展览中穿插钱币学术语解释,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钱币学常识。本次展览为再现罗伯昭慷慨的捐赠义举,展示罗伯昭先生捐赠档案、信札、拓片等实物。罗伯昭特请名家为捐赠给北京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历代钱币制作钱币拓本《沐园泉拓》75册,之后这些泉拓也随着罗伯昭藏品一起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0展厅,展期预计3个月。

部分展品介绍: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红军布币正面

这枚布币的正面左右两侧用美术字体分别写有“增加工农生产”和“发展社会经济”,正中绘有锤子、镰刀、拳头和五角星,反映出革命斗争年代苏区的政治宣传。下方写有“叁串”,代表一枚布币可以兑换30枚铜钱。这枚布币是同种布币中保存最完好的,为红军货币研究提供了清晰的图像资料。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银币金样正面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银币金样背面

这枚金币的正面镌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的五分像,背面镌双旗作为中华民国开国纪念的标志。金样是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银币的金制式样,作为正式铸币之前的样币,数量极为稀少,因此这枚钱币的留存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图/文 瞿弋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