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养成好习惯,孩子再聪明也没用(2)
适度地赞赏孩子,可以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并让孩子将其逐渐地内化成一种品质。
在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家长要把握一大诀窍:采用阶段性赞赏,激发动力。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小诀窍呢?
这是因为,孩子的忘性一般都比较大,他们自己做过的事情也很容易就忘记。这时,父母可以采用阶段性赞赏的方式来强化孩子的记忆,如以一星期或半个月为一个阶段,家长定期地帮助孩子回忆、总结这一阶段发生的事情,赞赏孩子好的行为,让孩子回顾自己近期的总体表现,使其具有积极的心态,心中充满动力。
5、前后一致,不例外
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前后一致。
如果家长要求前后不一致,或者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而给孩子“开绿灯”,那么孩子就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也会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另外,在孩子养成了好习惯之后,父母也不应该让孩子做与其习惯相冲突的事情,以免孩子出现认知冲突,对已经养成的好习惯产生疑问,进而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丢掉已经养成的好习惯。
6、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严于律己、持之以恒,就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孩子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自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坚持。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面镜子,我们的言传身教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所以有时间还是多把镜子擦擦吧。
董卿曾说: 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首先要去做一个这样的人 。这是她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给家长的建议,家长如果能一直被孩子视为榜样,这将是他最为骄傲的一件事。
中国著名教育家傅雷曾经说过: 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别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教育就是要求父母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方式去影响孩子,让他们从一颗幼小的幼苗长成后天的参天大树。
孩子所拥有能力、所能做到的事情,是远远超乎我们想象的。
如果他能对身边的人产生内心的崇拜和尊敬,这种情感具有很大的魔力,会拉着孩子一路朝前奔跑。
把握上面这6点,帮助孩子多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对他一生都将影响深远。
正如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所说: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